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张田田
[导读] 目的:探讨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张田田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急诊科   北京房山  102445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针对急性胸痛患者实施急诊科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急诊科  急性胸痛  心绞痛  护理
          急性胸痛是指突发性的胸痛,大多由心绞痛引发,是急诊科较为常见的症状,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年轻化上升趋势,严重者可致命[1]。临床上导致心绞痛的原因多为冠心病,但也存在其他导致胸痛的诱发因素。因此,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接待急性胸痛患者时,需作出快速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及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2].而如何提高护理急诊科的护理效率,改善护理质量,已经成为急诊科医护人员不懈努力的方向[3]。为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研究对急诊科收治的110例急性胸痛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医院急诊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5 例患者。对照组:男 35 例,女 20 例,年龄 30~78岁,平均年龄(64.12±5.43)岁;发病至就 诊时间2~25 h,平均(13.50±2.14)h;其中心源 性胸痛32例,非心源性胸痛23例;观察组:男37 例,女 18 例,年 龄 32~79 岁,平 均 年 龄(64.78±5.2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4 h,平均(12.50±2.08)h;其中心源性胸痛30例,非心源性胸痛25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神志清楚,排除入院 24 h内死亡者及其他重要器官病变者[4]。两组患者 的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按照医嘱进行抢救护理工作。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模式,
        首先对急诊护理路径进行优化:责任护士与护理组长应与医师密切配合,积极抢救,立即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迅速解开患者衣领及裤腰带,30 s内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准确判断其有无手术禁忌症 ,做好记录;与此同时 ,开放绿色通道 ,立 即通知专科医师进行会诊;为患者采取先急救再挂号的流程,严格实行“235”操作[5],即2 s内给予吸氧治疗,3 s内测定血压血氧和心电,如患者两侧手臂血压差>20 mmHg,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对患者心电图的检查时间进行记录;5 s内建立静脉通道,并采集血液标本送检。10 min内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6]若未能在5 min内缓解,应考虑给予吗啡肌注,30 min内进行尿激酶溶栓,认真记录患者的用药时间。在积极抢救的过程中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院内胸痛再发情况、发生医疗争议次数以及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其中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患者就诊满意度调 查表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 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 0.05 表示有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分诊 评估时间、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院内胸痛再发以及医疗纠纷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3 讨  论
        胸痛在急诊工作中常见,因为病因不同而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性质和程度的疼痛。研究认为,要想控制急性胸痛的病情发展,首先应重视疾病的早期处理。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快速准确的配合抢救,及时正确的评估与护理。
随着各种胸痛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争取治疗时间也越来越重要。通过上述研究表明急诊科优质护理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实施优质护理,明显的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缩短患者急救时间,进而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彭云.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 护理杂志,2012,28(21):42~43.
[2] 沈莹,张学萍.CCU病房急性胸痛患者护理安全 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0): 1202~1205.
[3] 田兰松.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5): 2075~2077.
[4] 王国英,殷立士,王丽红.急性胸痛分诊工作的现状 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8): 4~6.
[5] 陈瑞芳.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 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249~251.
[6] 陈芝菊,王颖,易瑜,等.全程优化护理在ST段抬 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3):104~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