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
湖北省武汉市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和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9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4)和实验组(n=35)(随机分配)。对照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实验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和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两月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结果 实验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术中失血量较多,但患者卧床时间较短,手术两月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高,各项指标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很大的价值,加快患者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手术方法创伤较大,需结合患者实际进行选择。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质疏松性;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间接或直接的暴力可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股骨髋部较小却有着较大的负重量,而老年人骨质疏松,受到较低力量冲击便可引起骨折,其症状包括有大腿肿胀、患肢疼痛、皮下淤血或患肢功能丧失 [1-2]。针对此类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来治疗,且效果良好。目前临床应用的手术方式有很多,每个手术方式均有优缺点,本研究对研究较多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9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4)和实验组(n=35)(随机分配)。对照组:女18例,男16例,年龄74~90岁,平均(81.83±2.27)岁,其中摔伤20例,意外事故(车祸、高处坠落等)14例;实验组:女18例,男17例,年龄73~89岁,平均(80.79±2.09)岁,其中摔伤22例,意外事故(车祸、高处坠落等)13例。分析以上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患者及家属均同意。纳入标准:患者经检查后符合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表达能力缺陷患者;②自身存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③对手术所使用药物不耐受患者。
1.2方法
1.2.1 PFNA治疗
患者仰卧位,对其进行麻醉后,C臂机下牵引实施复位,在股骨大粗隆顶点由上侧向近侧切开皮肤(切口长3-5cm),沿大粗隆尖内侧插入导针,沿导针方向扩髓,借助X线机在髓腔内置入合适主钉,并调整好位置和深浅度,之后将螺旋刀片放在股骨近端,锁定钉放在远端,锁紧刀片,C臂确认复位情况,无异常后止血,引流,缝合伤口。
1.2.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患者侧卧位,对其进行麻醉后,于患者髋关节后外侧行一纵向切口,暴露骨折处,切开关节囊后取出股骨头及部分碎骨,复位大小粗隆和其他骨块,扩髓器扩髓后置入合适假体,复位髋关节,观察无异常后,止血引流缝合伤口。
1.3评价标准和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①手术用时;②术中失血量;③卧床时间。(1)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其值越高表示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判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指标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和术中失血量较高,但患者卧床时间较短,差异明显(P<0.05)。
.png)
2.2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见表2)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两个月Harris评分较高,差异明显(P<0.05)。
.png)
3讨论
老年人由于身体衰老的原因,自身免疫力下降,易出现骨质疏松,受到轻微外力撞击都有可能发生骨折。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手术复位伤骨,术后静卧修养,待骨折痊愈后进行康复训练,但老年人恢复期较长,长期卧床会导致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此,加快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使患者尽早离床进行康复训练至关重要。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应用较多的两类术式,其效果及相应缺点被广泛讨论[3-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和术中失血量较高,但患者卧床时间较短,术后两个月Harris评分较高,差异均明显(P<0.05)。表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耗时短,术中失血量少,但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差。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康复,缺陷是手术创伤大。
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对于自身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建议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加快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周静.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对策[J].饮食保健,2018,005(012):126.
[2]王培荣,李红.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7,025(003):72-73.
[3]王雪飞.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000(011):167.
[4]俞卫华.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20,030(001):153-154.
[5]龙行春,曹毅,周振宇,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2017,37(021):5377-5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