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君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 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目的:探究层次理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珠子气管炎患者中的84例。研究分组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对照组(n=42)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42)行层次理论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干预后,比较两组FEV1、FVC指标水平,均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层次理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利于患者恢复,效果确切,可予以推荐。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层次理论;护理效果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是因感染、过敏、化学刺激等因素引发的[1]。而且,慢性炎症一般是由急性支气管炎迁延不愈而转化来的。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会使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方式是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层次划分,并通过由低到高的顺序使患者需求被满足,以此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本文则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主体,分析层次理论对其护理效果的影响。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入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层次理论护理)。本次研究上报后已经伦理委员会核准。患者自愿参与。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5-61岁,平均年龄(53.42±3.34)。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46-60岁,平均年龄(53.29±3.41)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病情观察、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心理支持等。
观察组行层次理论护理。(1)生理需求。护理人员需保证患者病房干净整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柔和不刺眼,并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患者着凉。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计划,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多食用鱼肉、瘦肉、鸡蛋等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2)安全需求。护理人员日常操作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需求及相关护理流程,严格交接班制度。日常应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患者休息时,可在床边使用护栏,避免出现坠床等情况。(3)爱与归属需要。护理人员应该引导家属多多给予患者关心,在允许情况下加强探视,促进情感交流。(4)尊重需求。护理人员也应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与尊重,同时,应注重对患者个人隐私的保护。护理期间可以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使患者感受到信任、尊重、友好。(5)自我实现的需求。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满足其合理想法与需求。患者可参与到康复计划制定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包括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
1.4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分析部分用软件SPSS23.0完成,计量资料表示用(±s),检验用t。若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则有P<0.05。
2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情况,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如表1:
.png)
3 讨论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支气管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常常会在感染、寒冷等刺激下而反复发作。该疾病具有较长病程,若没能进行有效控制,很容易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水肿、肺源性心脏病等病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3]。马斯洛层次理论中,将人们分的需求由低到高分别划分为生理、安全、碍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他认为,人们的需求是存在层级之分的,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患者来说也是一样,患者可能同时期存在多种需求,但仅有一种需求占据主导地位[4]。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过,了解其需求并进行针对性护理。首先,需要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为患者营造良好病房环境,为其制定科学护理的饮食计划,通过补充充足的营养减少疾病对身体的消耗,使患者自身抵抗力与免疫力得到增强[5]。其次,满足患者安全需求。医院中科室众多且病人病情较为复杂,为避免患者出现较差感染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准确进行交接班核对,使患者基本安全得到保证。在满足了患者较低层次的需求后,护理人员可以在社会情感支持方面进行加强,使患者的爱与归属需求等得到满足。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表示出对患者的尊重、关心与爱护,注重保护患者个人隐私。并且应时刻关注患者心理状态,为减少不良情绪对护理效果的影响,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干预。最后,需要考虑最高层次需求,为了使患者的自我实现得到满足,可与患者共同进行康复计划制定。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患者肺功能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模式下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支气管炎症的恢复过程中,采用层次理论方式进行护理,对促进患者临床症状与指标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安全性与可行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任丽娟、刘东艳、张绒. 探讨应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20, v.44(09):143-144.
[2]李春燕.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J]. 西部中医药, 2019, 032(009):P.114-117.
[3]祁金英.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0, v.28;No.197(03):62-64.
[4]周惠颖, 秦秀坤. 探究层次理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017(007):241-242.
[5]杨丽. 层次理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v.18(29):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