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郑文
[导读] 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析。
        郑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30000
        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析。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8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100例)和对比组(8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探究组的护理质量、SF-36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优于对比组的83.3%(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治疗中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优质护理;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临床价值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患者对临床技术和护理要求越来越高。神经外科接收的患者,病情具有危、急、重等特点,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增加了临床护理难度。优质护理的宗旨是给患者提供更高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神经外科纳入研究对象的1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80例。对照组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6.7±11.2)岁,其中,有29例患者为脑出血,有21例患者为头外伤,有12例为颅骨骨折,有10例为硬膜外血肿,有8例为硬膜下血肿。观察组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6.1±10.5)岁,其中,有28例患者为脑出血,有23例患者为头外伤,有14例为颅骨骨折,有9例为硬膜外血肿,有5例为硬膜下血肿。两组患者军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精神疾病、严重脏器损伤等相关禁忌症。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个人资料,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神经外科术治疗,对比组开展常规护理,包括体征监测、饮食护理、床头宣教、用药指导等,探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包括:
        1.2.1心理护理
        患者因发病突然,病情重,通常需较长时间卧床,再因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等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减弱,而易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心理,不利于预后。因而,科室护士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关爱、鼓励,消除或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提高临床配合度。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症状、治疗方式及护理要点等,并明确告知所采用治疗方式的目的和意义,消除患者内心顾虑。此外,嘱家属理解、陪伴患者,消除患者的孤寂感。
        1.2.2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
        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变化情况,观察光对患者瞳孔的刺激性反应,在患者的瞳孔出现散大,并伴随消失对光的反应,患者出现昏迷,这有可能是脑疝的表现;两眼的瞳孔均出现三大,同时伴有脑强直,对光刺激没有任何反应,提示处于脑疝的严重阶段,需立即通知医师进行抢球。患者的呼吸频率、脉搏、血液、体温等都能反应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帮助患者选取舒适的体位进行休息,对于昏迷的患者需选取侧卧位,便于患者能顺利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有效排出,降低肺部感染率;休克患者需选用平卧位。定期给患者进行翻身,给予叩背护理,有效防止压疮同能能立即将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除;对于发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若物理降温无效,则联合应用药物进行降温。


        1.2.3加强术前护理
        在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要提前将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普及给患者,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并主动参与到护理管理中,增强其依从性。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特征,调节好手术室环境条件,配合好手术医生操作,确保患者手术治疗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回到病房后,要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手术配合。对患者进行翻身、按摩等协助,指导患者保持患者皮肤及手术部位干燥、清洁,避免出现褥疮、压疮、切口感染等状况。
        1.2.4呼吸道护理
        对于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中要确保呼吸道的通畅,预防感染发生。一方面,要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同时并做好咽喉清洁,合理应用抗生素。对神志清醒者应指导患者主动咳嗽,同时每2h进行一次翻身、拍背,并进行氧气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1.3观察指标
        ①详细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②在患者出院前,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发生并发症,占比为5..00%,对照组中,有0例发生并发增,占比为0.00%,组间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25%,组间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神经外科接收的多数患者患有脑外伤、脑肿瘤、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该类疾病危重,病情进展迅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提高了临床护理难度。患者面对疾病,具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对临床治疗依从性低。
        3.2优质护理是一类新型护理理念,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的护理理念,逐步规范护理服务,改变传统护理观念,护理人员在做好本职服务的同时,能逐步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在护理操作中,加强基础护理内容,逐步将护理内涵进行扩展,严密观察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防止患者病情恶化。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提升综合技能,掌握越来越多的新护理知识,逐步引进新的护理技术。优质护理的实施,逐渐转变护理理念,整个护理服务围绕患者而展开,更深入将各项护理内容完善;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逐步落实各项护理流程;将各项服务标准规范化,通过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5.25±1.50),对照组为(81.21±1.48),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5.81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51,P<0.05)。综上所述,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葛华.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22(2):24~24.
        [2]秦卫英.优质护理服务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248-249.
        [3] 黄朝娥 . 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9, 19(10): 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