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扶贫模式研究——基于梅州大埔县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方茹敏 吴雪菲 林敏珍 林奕丹
[导读] 摘要:当前,农村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
        嘉应学院  广东梅州  514015
        摘要:当前,农村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伴随着脱贫治困新方法、新思路的提出,在农村扶贫中多种扶贫模式逐步得到推广。在众多模式中,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而建立的数字媒体已经被不同地区使用,但因为农村居民对于新媒体存在认识不足,且较多为相似传播内容,进而出现不同问题。本文结合数字媒体在扶贫模式中的研究,以梅州大埔县为例展开讨论,进而为数字媒体扶贫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精准扶贫;数字媒体;扶贫模式;梅州大埔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但巩固脱贫成果尤为重要,精准扶贫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但部分地区因为地理、人口等因素还需要更为有力的扶贫方式强化作用[1]。伴随网络发展的数字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著称。基于此背景,结合梅州大埔县展开数字媒体扶贫,通过不同模式的讨论,研究数字媒体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提高扶贫效果,增强扶贫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1数字媒体在大埔县扶贫中的应用模式
        1.1官方数字媒体应用
        在梅州大埔县,扶贫机构结合开展扶贫工作建立专门官方网站,并且在官网中对于扶贫工作进行定期公布。扶贫官网的建立,不仅能够将扶贫工作透明化,农民也能够通过官网了解扶贫工作的进展。此外在大埔县扶贫官网中,有针对性的将相关农业活动通过视频进行推广,农村居民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便于提高农业生产、劳作效率。
        1.2定向公众号
        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扶贫工作,大埔县政府连同合作企业,根据不同扶贫方向建立公众号。在公众号栏目中建立不同板块,结合政策、动态以及产业的介绍,能够有效的对于不同扶贫对象进行精准定位,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2]。而结合公众号建立的定向咨询制度,能够帮助居民在实际开展农事活动时,结合所遇到的问题与技术员、负责人员进行及时沟通,有效的建立扶贫人员与相关企业联系的渠道,便于相关人员掌握扶贫进度。此外,结合梅州县等官方渠道,通过不同的定向公众号发布信息,帮助农业居民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农作物收获以及销售时间。
        1.3新媒体、网络推广
        通过电商等模式提升农产品销售效果已经成为目前大埔县农产品主要推广方式,结合新媒体建立的直播平台,结合互联网巨头建立的网络销售渠道,能够有效的帮助农业居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同时结合媒体推广的优势,将农产品与品牌价值建立联系,面向公众进行推广与销售,从而强化扶贫效果。目前大埔县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与销售,2020年销售同比增长23.18%,网络平台销售品种也有2017年的13种上升至2020年的57种。
        1.4短视频强化
        目前我国网络平台建立较多的短视频平台,而利用短视频平台的宣传作用,也能够对于扶贫工作起到一定助推作用[3]。一方面,利用短视频将典型、优秀的扶贫案例进行记录,通过短视频推广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对于扶贫工作起到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将大埔县脱贫成果通过短视频进行介绍,能够提高大埔县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游客知晓,对于开展农村旅游业也能够形成很好的支撑。故事化的短视频,能够赋予原油农产品更多的故事性,也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进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强扶贫效果。
        2脱贫工作中数字媒体运用路径探索
        2.1强化培养,提高积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贫困农村居民数字化媒体,提高其数字化媒体运营效果,其目的在于对于贫困农村居民扶智效果[4]。运用多种手段强化贫困农村居民对新媒体的了解,提高贫困农村居民数字媒体运用,使得贫困农村居民能够充分掌握与理解数字媒体技术,进而提高贫困农村居民的教育程度与数字媒体的使用能力,并以此增强扶贫工作效果,确保扶贫工作稳定发展。
        在教育层面,需要将新媒体相关教育引入至农村,使得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有效的接受系统化的数字媒体素养教育,减少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数字化技术运用的差距。

从小培养与教育农村居民对于新媒体相关技术的解读,建立有效的发布渠道,能够通过强化贫困地区农业居民数字化媒体都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扶贫效果,改变贫困现状。
        在宣传层面,发挥不同层级农村干部意见领袖作用,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辅助,帮助与指导贫困农村居民树立数字媒体脱贫意识,并向农民充分展示数字媒体的传播与销售作用,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扶贫对象对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2.2丰富内容,提升效果
        首先需要对于不同的扶贫对象进行充分了解,结合不同扶贫信息提取其价值,并通过不同数字媒体平台调整内容,例如在官网中可以结合贫困居民需求,及时发布脱贫信息及进度,并建立扶贫相关知识,其作用是建立官方发布平台。而基于数字媒体建立的新媒体推广,则侧重于农产品信息的发布与推广。通过不同数字媒体平台的使用,丰富数字媒体使用形式,进而能够有效提升数字媒体在脱贫工作中的作用。
        其次基于贫困农村居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的特点,在相关数字媒体平台中,需要大量使用图片与视频的模式,文字也需要侧重于农村居民,通过故事化的效果增强其推广作用,进而能够以农村居民视角提供扶贫相关资料与信息。
        目前短视频及直播形式发展迅速,也深受广大民众喜爱。所以在扶贫工作中,政府不仅仅需要对于扶贫对象开展相关视频及直播行为给予资金与技术支持,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开展。结合在此方面具有一定能力的专业人员,编辑与制作符合现代受众喜爱的内容,打造具有扶贫特色的、符合现代受众所接受和喜爱的内容;扶贫对象在内容的产出上也要做到真实和创,,以“内容为王”,创作出贴近生活的内容。以上三方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对提升新媒体的扶贫效果有较深的影响。
        3 强化主导,多元化发展
        在扶贫工作中使用数字媒体,首先需要扶贫干部提高对于数字媒体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学习与掌握数字媒体相关技术,提升对于数字媒体的相关素养,进而能够适应目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对此可通过外部专业机构在扶贫机关开展相关培训教育活动,使得扶贫干部能够把握新媒体的运营规律,充分将互联网、数字媒体的作用积极运用于农村扶贫工作中,建立电商渠道,强化数字媒体使用效果。
        此外,相关扶贫机构对于目前数字媒体扶贫模式进行创新,进而通过多元化数字媒体平台的打造,强化扶贫效果。
        首先需要对于不同数字媒体平台的特点进行了解,并结合不同扶贫对象进行精准匹配,建立扶贫机构与贫困农村居民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对于民众反应的问题进行及时回应,并将合理化的意见进行转化,从而形成政府与群众之间良好的、畅通的双向沟通渠道。结合具体实践便是,充分利用社交软件与平台作为官方发布信息与反馈渠道,而具体网站则作为对于政策解读与发布的平台,而基于群众的短视频及直播等可凭借生活化的方式建立推广与销售渠道。
        其次,通过专业人员指导与先进案例的借鉴,通过官方渠道入驻相应网络平台,结合官网运营号的建立,形成多渠道、线上线下互动的传播矩阵,进而强化宣传、推广作用。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才能用数字媒体传播矩阵高效助力脱贫攻坚。
        4结语
        目前脱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而外部环境的发展、数字媒体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脱贫,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需要将数字媒体充分引入农村生活,引入脱贫工作,强化扶贫部门、扶贫对象的数字媒体认识,增强扶贫部门与扶贫对象数字媒体理解,结合多样化的数字媒体传播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数字媒体平台,进而将扶贫同扶智相结合,利用好数字媒体开展高效的扶贫工作,为按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曾润喜,乔阳阳.新媒体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J].出版广角,2020(22):17-20.
        [2]刘群,黄大星,李丽群.数字乡村农副产品的符号化传播机制与融媒体传播优化策略——基于仁化县农副产品电商平台销售现状的思考[J].新媒体研究,2021,7(01):1-4.
        [3]徐森.直播带货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创新[J].新闻世界,2020(08):47-50.
        [4]赵峥.新媒体对脱贫攻坚的作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6):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