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水利局 山东徳州 2531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承担着农业的发展,同时也起到了水力发电、抗洪等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在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要想提升施工质量,就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土石坝技术是应用率较高的一项技术,主要是将石料等多种材料混合并进行压实形成的一种大坝,从技术以及经济角度上分析都是最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施工要点;
1土石坝施工技术应用的优缺点
1.1应用优势
土石坝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施工材料简单,施工过程中无需购进大体积的施工材料,且大部分施工材料可就地取材,在当地建筑市场购买即可,减少因长途运输而导致的生产成本浪费情况的发生,节约建筑成本投入,提升企业建设的经济效益。土石坝技术具有相对简单的结构特征,设计方式传统单一,确保了施工流程的简单化和快捷化。在进行土石坝技术建设过程中,并不会对原有施工项目产生破坏作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现象,也无需对建设环境结构进行较大的改动,其自身的伸缩性和适应性均比较强,有利于依据施工项目的体积进行伸缩建设,确保施工项目局部的合理性,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1.2应用缺陷
土石坝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作用为进行洪水拦截,当前,土石坝技术应用中,坝顶施工质量不足,施工工艺选择不合理,影响洪水拦截效果,必须单独筑溢洪道才可对这一缺陷进行弥补。土石坝施工过程中,与传统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较大差异性,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坝体自身自重比较大,坝体的体积关系到土石坝的应用功能,建设过程中,不会采用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干预,因此导致施工结束后,土石坝发生沉降。土石坝技术建设过程中,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且不存在抗外界干扰能力,若是在雨季进行施工,将导致土石坝中含水量超过规定标准,影响土石坝结构的稳定性,若是天气寒冷,则采集原材料的能力也会大大下降,冷冻后的石料与土料的不规则变化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气候改变引起土石坝渗水情况,影响土石坝的建设效果。
2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土石坝施工技术应用
2.1土石坝施工中料场物料
土石坝施工过程中,料场的选择需要全方位的考虑,料场的设置最好选择在作业现场的附近,具体的物料位置要按照规定和标准,综合性的分析。第一,要分析材料的性能。土石坝建设施工技术比较简单,但是会受到不同的环境的影响,选择的材料要按照具体的施工的要求,区分土石坝。例如,在径流较小地区,就可以应用比较简单的防水坝体,其中可以选择沙粒和土壤结合的方式;但是对于洪水爆发频繁的地区,要想确保整个坝体的安全和稳定性,就需要在材料中加入适量的石料。第二,因为会受到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材料的使用上也会有差异。为此,对于料场的选择要充分地考虑施工环境,同时要制定出合理的用料防范。对于料场的空间选择也同样需要重视。料场的空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选择料场,要确保不会给四周的建筑物带来影响。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外轮廓在300m外,目的是防止取土中会给建筑物的地基,尤其是防水造成影响。另外,材料开挖中,要使用爆破的方式,如果四周有居民,妥善安排好居民。(2)选择料场,要考虑到材料的运输的便利性。不仅要符合距离上的要求,同时料场要比施工现场更大更平整,主要是防止材料在运输中出现颠簸,或者是陡坡给运输工作带来难度,防止发生后翻斗等问题,还能确保施工的安全。要想确保施工的整体效率,不仅要设置主料场地,还需要有辅料场地,地点的选择要在上下游地区,因为坝体的施工不同会出现上升,防止施工内部会出现互相干扰。另外,料场的数量和质量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其中料场的质量,主要是材料的采集工作。
料场选择之前,首先要进行前期的勘察,勘探主要有地质的情况、埋藏的深度等方面,确保主料场的材料采集工作正常的开展,同时材料采集中不能出现大范围的地质扰动行为,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施工效率。另外,要分析材料的物理性质,其中有石料的成分,土壤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渗透系数等方面,确保材料采集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除此之外,要重视主料场的储藏量。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辅料场地进行对比,主料场的储量要高出两倍。在选择中,主料场要防止坝体的水位上升出现淹没等情况,满足施工的需求。
2.2土石坝施工中坝基处理
2.2.1进行坝基的挖掘施工中,一般会选择自上到下的顺序展开挖掘工作。利用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第一,施工中不会导致土壤的塌陷,同时还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二,如果从下部的位置进行挖掘工作,就会给施工的内部造成干扰,上部的土壤就会将下部已经挖掘的区域掩盖,缺乏确保下部的挖掘,另外,上部土壤就会出现自行的下落,导致后期的岸坡处理难度很大。
2.2.2岸坡处理。第一,对于岸坡的处理首先要确保深度符合规定,也就是挖掘中要能看到不透水层,避免坝体的深度太浅,还要预留出渗水的通道,就会无法确保土石坝防水的整体效果。第二,岸坡的坡度控制。岸坡坡度是确保坝体和防渗的一项重要保障,也是土石坝施工技术的一项重要施工要点。坡度的选择和土壤有着直接的联系,要按照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其中岸坡主要是岩石材料,坡度不能超过1:0.75,同时不能结合岩石和防渗技术,此时要在连接的位置加入浆液,才能确保土石坝的整体质量;另外,岸坡土壤如果是黏土,坡度要控制在1:1.5以下,按照规定调整岸坡,确保表面地平整;如果岸坡不是粘土壤,要按照当地的标准确定,但是高度不能高于当地的土壤饱和最大坡度。
2.2.3坝基处理
如果覆盖层很浅,通常开挖就要挖成截水槽,同时回填和坝体的防渗体要采用同一种涂料;如果覆盖层较深,要使用灌浆法。在面对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等一些特殊问题,就要利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修复,才能确保坝基的安全和稳定性,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2.2.4土石坝的填筑与压实
第一,土料的铺筑环节。进行土料铺筑过程中,要利用坝体水平轴线的平铺方式,核心是坝体中心水平线,铺设施工要向四周平推。进行施工中,土料中体积如果较大,土质结构要利用人工粉碎的方式,但是要将固化石块的剔除,确保坝体的施工质量;自卸车铺土施工中,要按照道行车的铺土作业方式,均匀地进行铺土,才能防止车辆因为土料结构造成损伤,确保坝体工程的质量。第二,压实环节。进行铺土与平土施工中,对于地表要进行压实作业。压实中,确保碾压机的坝体水平轴均匀,严格地控制压实力度,要符合施工的要求和标准,提升压实的施工成效,避免漏压与过压等问题。另外,对于因为压实过程中会造成的失误出现剪切问题要做好及时地清理土体,并且要进行反复的回填和压实作业。进行压实中,需要分段地进行压实,要提前掌握分段压实的重叠部分,确保衔接的连贯性和完整性,防止影响压实的效果。第三,心墙反滤料施工技术。心墙反滤料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土砂平起施工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心墙和砂壳同步,要防止不会出现差异性,才能确保心墙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土石坝技术不但确保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同时施工中需要设计和施工人员按照不同的环境制定出施工方案以及材料,要确保土石坝施工能够起到防洪、防渗的效果和作用,才能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建军.刍议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土石坝施工工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583.
[2]夏和新.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及防渗处理[J].中国高新区,2019(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