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41092619860318XXXX 河南郑州 450000;2、身份证号码:41138119880901XXXX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对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现今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其中的一项重点技术类型,将直接关系到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在本文中,将就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基于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针对于此各个建筑功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促使他们能够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熟练掌握运用好各项混凝土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施工流程
(1)要保证混凝土原材料方面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在施工前,要对相关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原材料强度符合设计方案中指定的标准,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标准,最终获取的施工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2)在配制混凝土材料时,必须做好质量的把控,配制时所投入的各种原材料必须达到规定的配合比,配合比例出现偏差,就会让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发生变化,进而发生结构开裂、混凝土脱落等质量问题,在调配好混凝土材料后,应立刻运送至施工地点投入使用,混凝土材料应尽量现用现调,减少混凝土材料静置的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3)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环节,也应规范其操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速度、振捣等操作都会影响最终的浇筑效果,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状态,浇筑完成后还要进行妥善的养护工作,做好养护工作,有助于减少裂缝的产生,经过良好养护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凝结,进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施工效果。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拌制工艺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拌制是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技术的操作质量,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所以,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制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其所需要的配制比例进行科学的实验,以此确保能够获得更加科学的配制比例,让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最佳。另一方面,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每一种材料都要达到建筑施工的标准,进一步让混凝土的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2.2技术准备
在浇筑进行之前,需要能够做好技术准备。作为施工人员,需要能够做好混凝土供应单位技术要求的把握,如混凝土坍落度、强度等级、初凝与终凝时间等等。在浇筑活动进行前,即需要能够安排专人做好施工设备的检查,在浇筑过程当中,如设备发生故障问题,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要避免以连续的方式进行浇筑,以此实现施工缝的防治。
2.3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的环节,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规范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良好的浇筑效果。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操作步骤也同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对模板结构的质量检查,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先检查模板支撑布置状态,查看各模板支撑之间的连接情况,保证模板的固定效果,对存在松动的模板或缝隙较大的连接点位进行调整、加固,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良好浇筑效果。
完成对模板的检查后,即可开始进行正式的浇筑作业,灌注混凝土浆料时,要注意控制浆料的输送速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要保持匀速的状态,控制好混凝土浆料的灌注速度能获得理想的浇筑效果,进而在填充方面发挥出最佳效益,进而达到保证浇筑质量的目的。在灌注混凝土浆料的过程中,还要同步做好振捣处理,良好的振捣处理可以清除混凝土浆料中掺杂的空气,这样才能避免混凝土凝固后气泡的产生,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尽量保证主体结构能一次性浇筑完成,如果需分段、跳仓法浇筑,也要注意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以此保证各分段结构的连接效果,让整体浇筑质量得到保障。当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后,还要注意后浇带施工处理环节的质量管理,对施工浇筑进行合理设置浇筑时的振捣顺序应该按照施工方案和工程要求“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这样就能保证混凝土材料分布更加均匀。良好的振捣处理也有利于提升浇筑过程中热量的扩散效果,进而减少浇筑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振捣处理时应注意控制振捣棒搅拌幅度,避免振捣棒与模板之间发生碰撞影响振捣效果和模板的固定状态。
2.4混凝土测温
在对基础底板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需要派遣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埋设一定数量的测温管,测温线的埋设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在埋设的过程中要将测温管和钢筋绑扎牢固,防止在后期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导致测温管损坏和移位。为了更好的区分,需要在测温线的两根线上都做好相应的标记,并且要利用塑料袋将测温线绑扎牢固,防止测温端头出现损坏或受潮问题。同时还要结合实际的浇筑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在现场配置专业的测温人员,并采取两班倒的测温原则。在测温人员上岗之前,需要对其开展针对性地培训和技术交底,要保证实操过程不能出现漏测或作假情况,对于每一组的测温数据都应该详细地记录。除此之外,要能够保证整个测温过程的连续性,只有在得到技术部门停止测温的指令后,方可停止测温工作,如果在测温的过程中发现温度差值超过25摄氏度的话,需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
2.5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做好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保证养护操作的规范性,能让混凝土结构在最佳的状态下凝结,这样就能减少各类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缺陷,例如混凝土裂缝、变形等问题,进而获得更好的混凝土结构状态。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注意根据不同混凝土养护要求控制混凝土养护阶段的内外温度与湿度,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洒水、保温等养护处理。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要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喷洒适量的清水,洒水后再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以达到遮阳、保湿的效果。如果不能做好养护处理,混凝土结构表面就可能因为水分快速蒸发或温度过高而出现裂缝,进而影响混凝土整体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要保证达到30d左右,养护周期过短会影响养护质量,同时,在进行拆模作业时,还要注意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遵照从上至下的顺序有序拆除模板,规范化的拆模操作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受到损伤。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得到可靠的保障,我们要能够继续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研究力度,要能够在现有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优化升级,为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加强.浅谈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标准[J].中国标准化,2016,(24):75-76.
[2]徐选,张志洋.刍议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9):210.
[3]黄仕明.探讨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36):81.
[4]卢海洋.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92-93.
[5]叶列平,王宇航.中、美规范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对比[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0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