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翟龙涛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翟龙涛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基础性的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效果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一旦出现了混凝土裂缝,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将难以保持。
        山东水发星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100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基础性的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效果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一旦出现了混凝土裂缝,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将难以保持。基于此,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出发,探析了裂缝的防治策略,对于提升混凝土施工水平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价值。
        关键词: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很多的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或者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极易引起钢筋混凝土裂缝,如果裂缝没有及时处理,将会引起更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因此,加强对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是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的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在漫长的施工周期内可能会存在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有时会造成裂缝。此外,混凝土结构长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样面临着一定的结构稳定性威胁,尤其是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构成,由于材料的特殊性,钢筋锈蚀非常常见,而这一现象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膨胀,进而引起严重的裂缝。
        1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的重要性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保证施工水平,延长建筑设施的使用年限,降低由于质量问题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为了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需要利用混凝土构件构筑物的机械结构,方便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材料的成分占比及不同成分的质量分数。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科学控制,保证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应对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工程建设要求提高混凝土材料配比的科学性,确保建设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应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工作,确保其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2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灌浆法
        当水利工程中出现了混凝土裂缝以后,灌浆法是一种有效的裂缝处理方式,在这一处理过程中,需借助混凝土灌浆器械来完成,灌浆器械在运行时存在着工作压力,此压力作用将会将混凝土有黏合作用的胶体灌入到混凝土裂缝中,胶体在逐步冷却的同时,不仅实现了对裂缝的填充,还保持了裂缝的稳定性。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为了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接缝灌浆施工。由于混凝土自身存在收缩、水化热、热胀冷缩等特点,在结构体施工时,会导致结构的性能及整体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接缝进行科学设置,提高缝隙的整体性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2.2 模板安装
        根据钢筋混凝土面板的特性,模板的安装应采用无轨滑模安装方式,还要注意控制方向和滑模宽度,将倾斜角参数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在滑模上部铺设混凝土、安放振捣平台,并在滑模尾部按照具体情况建设不同等级的修护平台,同时注意对滑模侧模采取固定措施,以此在设施方面保障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
        2.3 钢筋混凝土养护
        即使前期工作已完成到位,但如果没有注重对钢筋混凝土的养护,则依然无法避免混凝土施工后期出现质量问题,例如产生混凝土裂缝、钢筋弯曲等问题,导致前功尽弃。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程中,应重视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制作完成12~18h后,可采用包裹塑膜、喷涂薄膜的方式为混凝土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养护时长通常为一个月左右,具体的时长和方式还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


        3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措施
        3.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配合比优化是决定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混凝土的配合比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及质量指标。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施工建设要求开展实验室配合比研究工作,同时应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对实际的混凝土原材料含水率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性能要求。
        3.2定期进行检查,实现实时管控
        水利工程施工进程中,应对其是否发生裂缝加以关注,实时观测混凝土凝结后是否存在深层裂缝、贯穿裂缝等,若发生存在此类现象,应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深层裂缝可通过将其钢筋去除,重新进行浇筑铺设;表面出现裂缝可直接进行浇筑。应对混凝土凝结全过程进行实时关注,根据实际状况进行科学养护,混凝土凝结初期,其强度通常较小或无强度,可适当增加湿度,以提升其内部拉应力,确保内外拉应力统一,通过适当增加水分、铺设塑料薄膜,以实现保湿目标。
        3.3加强施工设计,规范施工流程
        水利工程设计进程中,应根据项目实际状况,严格根据相关标准及规范,对混凝土进行设计,形成完善的施工流程,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具体设计进程中,应全方位掌握项目环节全方位掌握,将其施工中各个环节及薄弱环节加以管控,对易出现裂缝部位加强关注及防治措施,提前管控将影响混凝土产生裂缝因素,减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应对其结构进行加固钢筋设计,根据施工实际状况,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科学设计,明确加固流程,减少低配钢筋对混凝土拉应力的影响,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概率。
        3.4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必须加强建设队伍建设,工艺必须精良。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是保障工程修筑完成的基础。同时需设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度,通过认知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区分,确定好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及职责,设立奖惩制度。在项目开工前制定施工计划,依据现场施工图纸,把控大局建设情况,增强项目全方面操作与控制性质,施工中由监理人员监督确保项目的施工工艺与质量必须符合标准。施工人员在上岗操作前必须取得相关技术证明,经过合格的培训后方能上岗,在施工中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施工,切忌盲目施工或凭个人感觉施工,加强团队管理,统一技术标准及规范,定时定量完成各项施工任务,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
        结束语
        水利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对其工程整体质量较为关键,若其施工中出现裂缝,易造成工程坍塌、渗透等不良状况,使水利工程价值难以发挥。施工进程中,应根据实际状况,对其施工各环节加以控制,在易出现裂缝部位,应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实施。钢筋混凝土裂缝是水利工程结构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导致裂缝发生的原因非常多,如果要实现裂缝的预防与控制,工程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根据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裂缝预防和处理策略,提升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多平.农业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J].新农业,2020(13):60-61.
        [2]赵振懿.关于水利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技术探讨[J].内蒙古水利,2019(9):47-48.
        [3]司维珂.农业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8(12):19-20.
        [4]杨绪辉.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175-176.
        [5]蒋新光.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6):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