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路桥集团天夏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2、联兴建设湖北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有了很大进展,其对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各地工程建设市场得到了大规模推广、普及,以装配式工艺为核心技术的项目工程“遍地开花”,促使其施工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聚焦关注。鉴于此,本文将围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展开施工技术、质量管控的简要分析,为工程建筑领域人员提供工作参考借鉴。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科学化以及工业化生产的背景下,近年来装配式建筑以标准化成产、节能环保的特点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处于初期,在建设的过程中过多的追求工期和成本,出现了很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1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概述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是指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住宅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将混凝土按照设计图纸上标注的标准提前浇筑生产出此结构的部分构件,例如全预制柱梁、全预制剪力墙、单层或双层叠合剪力墙等,然后把这些预制的部件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其中常见的连接方式有螺栓或预制应力、焊接、钢筋浆锚搭接等,根据预制构件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技术重点
2.1预制墙板安装施工要点
预制墙板安装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灌浆技术、PC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技术。在灌浆施工中,首先拌和浆料,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配制,加入适量的水。多次搅拌,确保浆液达到均匀状态,然后静置排气。这一过程要尽量在15min内完成,要确保拌和的过程不会受到阳光直射,从而保障浆液的拌和质量。其次进行灌浆操作,控制好灌浆量,确保达到充实的状态,避免出现外溢的情况。在灌浆操作中,需要确保选择的钢筋符合施工标准,直径控制在12mm~40mm之间。在灌浆之前,需要了解现场的温度情况,做好控温工作。如果在冬天进行灌浆施工,还需要做好保温措施。灌浆结束后将实际灌浆量和预期灌浆量进行对比,确定灌浆施工的具体状况。如果超过了30℃,应当使用冷水进行搅拌。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压浆法进行灌浆处理,从灌浆套管注入下排的灌浆孔,如果出现了冒浆的现象,可以拔掉灌浆管,然后封堵密实。完成灌浆后需要对构件做好养护工作,将温度控制在5℃~30℃,如果温度超出这一范围,应当进行适当的处理,做好养护工作。完成灌浆后的24h之内不能出现振动,并定期检查灌浆材料的强度,确定强度达到35MPa之后,然后进行后续的各项施工。在PC板安装施工方面,首先固定好支撑架,将PC板运输到指定的位置。其次需要施工人员掌握PC板的安装技术,严格落实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利用顶面预留吊环吊装PC版,确保PC版与预制墙板紧密贴合在一起。最后拼接施工完成后,校准PC板的位置。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施工方面,首先需要浇筑厚度适中的水泥砂浆,随后开展混凝土浇筑的操作。两者的间隔时间需要小于或凝土的初凝时间,施工人员把握好这一时间,并控制好振捣的时间,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避免出现裂缝问题。在浇筑振捣施工中,尽可能地避免混凝土与预埋件及钢筋的直接接触,浇筑结束后,还需要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保障墙体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
2.2节点防水措施
装配式工程项目的外墙防水施工,施工单位应突出“优先导水、防水辅助、防排结合”这一设防工作根本准则。利用科学设计、制定排水路径的举措方法,导出已渗透于接缝中的水,搭配添设排水系统,防止自然水不断渗入室内。针对性使用水流基础的“自然垂流”定律,对墙板接缝样式设置为“内高外地”企口型。强调减压空腔,预防水流受毛细效应大量倒吸于室内。除混凝土形式化的防水方式外,施工单位还可运用橡胶质地的止水带及密封胶,保证预制墙板整体密封防水系统的稳定运转,实现高质的防水施工。
2.3NPC技术
NPC技术主要是确保混凝墙梁和墙板的高效连接,水平和竖向的构件连接完成后,会留出部分钢筋进行后续部件连接。使用NPC技术连接剪力墙构件时能够降低外墙的工程量和难度,降低劳动力及材料成本,还能够节约资源,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2.4叠合板支撑设计
根据采取的不同模板体系,进行叠合板支撑设计,如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则需要配合铝模厂家进行深化设计;如采用木模板体系,则需要选择龙骨及支撑体系。木模体系一般采用木梁龙骨,带三角架竖向支撑。方案深化时,需要针对每块板进行支撑设计。技术人员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及采取的相关方案,充分考虑各细部措施,与BIM技术相结合,针对预留预埋进行精确定位,保证与后期现场施工相吻合,这样装配结构施工才能順利进行。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
3.1做好构件的质量控制工作
构件的质量决定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工程在前期阶段需要做好对构件的质量控制工作,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选择生产厂家时需要严格审查他们的生产资质,并对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构件加工结束后需要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构件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根据构件的特点制定运输和堆放计划,在正式施工前再次进行构件的抽样检查工作,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到工程施工中,保障工程整体质量。
3.2对施工人员加强监督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一切疏忽都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所以对于工程中的任何细节问题都需要严肃对待。对于管理人员,应该提前对施工环境做深层次的排查并得出有效的报告,要保证工人的基本生活水平,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动,施工完成后也要对该建筑逐一进行排查和验收,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无法满足住户需求的、用材用料不符合规定的,一律进行整改,保证该建筑能够满足住户需求且安全性较高。对于每一位施工人员来说,要根据岗位要求工作,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地佩戴安全帽和使用安全设施,这既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3.3节点衔接
在节点衔接处绑扎钢料前,施工单位首要任务应为深度解读钢料规划、布置图纸,科学设计、安排绑扎工作具体工序;强化作业区钢料绑扎管控,规定工作人员需依托技术规程进行实际施工操作;而在节点部位执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施工单位需重视混凝土基本流动性,振捣工作则应选取体积适当的震动棒,提高混凝土浆体均匀性。
结语
综上所述,受我国市场经济年度增收稳定的积极性带动,工程建设领域实现了跨越式长足进步,发展要点呈现出日益商业、绿色、技术、市场化的显著特征。而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综合要素高度契合我国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使得其被工程建筑设定为行业发展“排头兵”,并得到了资源、政策、技术等核心必需条件的有力支撑。然而,装配式作为较为新颖的先进工艺,在实践操作中仍具有部分技术缺陷、施工漏洞。需施工单位在日常运用中侧重总结、归纳有效性施工经验及建设风险,随我国工程建设、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不断优化、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建设环节。
参考文献:
[1]朱水勇,蒋凤昌,周桂香,王安国,吉盛凯.苏州市鲈乡实验小学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J].绿色科技,2020(18):196-198.
[2]刘炳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4):138.
[3]张雄,边双双,国贤发,徐井良.装配式清水混凝土框架柱施工质量控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20,34(02):136-140.
[4]杨华东,李永敢,田敬伟,姚天舒,孔维埼.模具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的影响分析[J].城市住宅,2020,27(01):56-58.
[5]覃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城市住宅,2020,27(2):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