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对于幼教专业建设的潜在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葛炜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人们对于幼教行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不少学校开设了幼教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幼教人才。
        葛炜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人们对于幼教行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不少学校开设了幼教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幼教人才。但是学校对于幼教专业艺术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出现了重技能,忽视素养的现象。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提高学校管理人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构建适合幼教专业的艺术课程目标,从而提高艺术教育落实的效率,促进幼教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将简单阐述艺术教育对于幼教专业建设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艺术教育;幼教专业;建设;价值研究
        前言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二胎家庭逐渐成为流行,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需求逐渐增加,幼教成为热门专业。幼儿教育市场规模的扩大,人们逐渐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部分幼儿专业的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比较薄弱,艺术素养有待提升。因此学校需要重视课程改革,完善幼教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融合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从而促进学校幼教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艺术教育对幼教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艺术教育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对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并学习和推广关于艺术的知识,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从而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育人,是美教教育的核心,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教育在学校主要涉及三部分内容,分别是课堂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
        艺术教育是学校幼教专业学生综合发展的关键,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艺术教育对幼教专业学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艺术教育,能让幼教学生对优秀的艺术文化有所了解,从而才能对其进行继承和传播,有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使其对生活具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幼教专业学生艺术素养提升,还能在未来的幼教生涯中,灵活的应用艺术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艺术素养,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艺术教育在幼教专业中主要体现为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以及舞蹈教育,幼教学生在艺术教育长期的熏陶下,会积累相应的审美经验,对其艺术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有一定的推定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3~6岁的幼儿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都比较高,并且这一时期的幼儿想象力和观察力发展相对比较快,并且处在艺术发展的敏感期。艺术教育具有生动活泼的特性,比较符合幼儿发展认知的需求特点。遵循幼儿阶段性、顺序性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有利于开发幼儿的形象思维,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二、构建适合的幼教专业艺术课程体系
        (一)幼教专业建设中艺术教育的不足
        幼儿教育专业相关规定中指出,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主要体现在对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欣赏和认知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艺术技能的传授是基础,并要注重培养学生体验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教育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可以灵活的应用艺术领域的知识,将其融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教专业培养的是一线幼儿教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是重点,对于艺术技术只需要掌握,达到实用标准即可。幼教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担任幼儿艺术教育领域工作,都取决于学校的艺术类课程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对专职教师培养具有全面地认识,教学体系缺乏规范性,比较侧重于技能技巧的学习,忽视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二)幼教专业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在十九大中有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幼教的教学质量,幼教专业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严格按照艺术教育的要求,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艺术课程目标体系。构建幼教专业艺术课程体系,需要从重技能轻素养的教育理念中走出来,根据幼儿园实际教学需求,提高学生对艺术知识的应用,更好的通过意识技能表达情感,并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为目标,将艺术教育融合到幼教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到达灵活应用的目标。
        (三)加强艺术类课程的综合集成
        艺术教育不是独立的科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仅是艺术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比价高,而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艺术教育要为其内在价值而教,许多学校的幼教专业艺术课程需要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上进行探索和完善,使艺术和时代相连接。围绕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综合集成。艺术类乐成可以主要分为美术、声乐、钢琴、舞蹈四大模块,重视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为了提高艺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并完善评价体系。
        三、在幼教专业中落实艺术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艺术需要进行实践融合实际生活,艺术教育的另一途径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将自己在课堂中掌握的艺术技能进行实践,提升幼教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学校要重视管理,并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使其能全方位的发展。做好经费、组织、设施等保障工作,量身打造适合幼教专业学生参加的活动,如艺术节、演唱会、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同时要加强课外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将活动融合到教学课程中,拓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空间,丰富艺术活动的形式,实现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作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在设计时要认真地制定活动方案,确保学生参与课外艺术活动能有所收获,促进其艺术素养的提升。另外,还要将艺术教育设施纳入学习发展规划中,可以将艺术社团活动纳入班级考核体系中,并将学生取得的艺术成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外艺术活动的关注。除此之外,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要结合走出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邀请比较有响应力的社团进行演出和宣讲,使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接受艺术熏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水平。
        (二)促进学生艺术教育观念的形成
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的,并且信息传播越来越快速。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艺术成为热议的话题,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另外,学校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幼儿艺术类课程,让学生可以充分的了解优秀的艺术文化知识。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而智能并非固定不变,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其发展,一旦某以儿童的职能长处得以鉴定,教师即可为其设计个别化的教育计划。据此理念,幼教专业可以在音乐、美术、文学等课程中融合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艺术整体的安置,促进其艺术教育观念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对于幼教专业建设有重要的影响。部分学校在幼教专业教育中忽视了艺术教育,导致幼教专业学生出现了“偏科”的现象,这就需要学校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艺术课程体系,并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从而提高幼教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其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赵红霞.  教育与职业. 2012(05)  
[2]提升幼教专业水平创新幼教模式[J]. 刘艳辉.  电子制作. 2015(02)
[3]提升幼教专业水平 创新幼教模式[J]. 孙伟冉.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