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于教,育德于学——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浸润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赵国燕
[导读]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赵国燕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遂城镇内塘小学  524300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小学是学生教育启蒙的重要时期,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领导者,要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小学课堂教学中,让德育浸润学生的心灵。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教师要切实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让学生真正成为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关键词:德育;小学;课堂教学
        立德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德育教育的渗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德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意识,使学生在德育教育的引导下逐渐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为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道路更好的发展。可见,将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十分必要。
        一、积极转变德育教学理念
        在小学素质教育阶段中,要想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先积极转变德育教育理念,通过合理的教学形式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以及道德品行基础,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真正发挥出为人师表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德育教育的黄金时期,教师要意识到德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育德于学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材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科教材中深入挖掘当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让德育与学科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也包含了大量的德育因素。为此,教师要充分的掌握教材内容,从教材中挖掘德育思想,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的实施教学计划,潜移默化的将德育和学科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描述真实的小兴安岭景象,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爱护环境的意识。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材去丰富德育教育内容,真正做好育德于教,从而全面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三、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实施德育教育的同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树立学生的德育意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如生活情境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德育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情境激发学习欲望,也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时,教师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创建情境教学,合理的将学科教学内容与生活、与德育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以课文为基础,为学生讲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有关道德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去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与品质。再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身边发生的道德故事,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启迪。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将德育与学科融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德育感染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被广泛的运用到学生教育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德育教育工作。多媒体技术具有灵活的特性,可以将教材中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视频、图像等形式直观的展现出来,让学生体验视听冲击,进而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德育方面的影视作品,或者展示一些相关的宣传海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如今,多媒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辅工具,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为此,教师要合理的将多媒体技术与德育教学相结合,从而能有效的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设备,利用电脑、手机等媒体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途径,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形式,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将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科教育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首位,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真正体现出育德于教,育德于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殷学新.论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20(03)
[2] 沙青青.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