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融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赵丽雪 蔡钰
[导读] 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对于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赵丽雪  蔡钰
        辽宁工业大学 121000
        摘要: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对于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物联网与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优势出发,提出了构建物联网与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相关策略,并分析论证了以物联网与电子信息专业融合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平台应用效果。
        关键词:物联网;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
        引言
        一般来讲,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其本质是借助互联网将各类信息与物质相互相关联在一起。其作为互联网基础之上向外延伸的网络,物联网技术能够通过利用网络在各类信息资源与传感设备的协同作用之下,构建出一个巨型的连接点,从而实现人、物、机随时随地的交互。正因为如此,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教学便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一、物联网与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优势
        伴随科技水平的提升,物联网技术应时而生。由于物联网技术具备巨大优势,其如今已经在国内外各个行业之中都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其具有感知性、交互性、智能性的特征,因此,在实际运用时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很多的便利条件。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来讲,通过融合使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基于物联网的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使其具备了显著的使用与推广价值,其主要体现会在:(1)相较于以往的课程实验体系而言,通过创建实践教学平台,能够弥补以往课程实验体系之中遇到的全部问题,从而处理好课程实验偏离实际等问题,助力于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该实践平台的创建,能够促使学生的实验活动更具系统性、设计性,使学生能够从一个实验过度到一个具有实用性的物联网微型系统,这对于扩展学生思考分析范围、想象空间,以及挖掘学生潜在学习能力而言,无疑会起到促进效用,促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3)设计创建基于物联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能够提供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实验,如此便可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总体实力,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更具竞争优势;(4)该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融合使用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对于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优化教学水平方面能够起到支撑性的作用。
        二、构建物联网与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策略
        (一)以物联网与电子信息专业融合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平台结构
        通常状况下,物联网主要由三个层级结构构成,即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层级不同,其所具备的特征与作用也存有差别,详细而言:(1)感知层。感知层是整体结构的屏障、感官器官,主要用来搜集、传送数据信息。(2)网络层主要是将给感知层搜集到的数据信息,以安全平稳的状态传送给应用层。

(3)应用层通过整合分析、处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管控与决策。
        事实上,上述三个层级结构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之间存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是,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知识、参与实践活动时,由于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所以很难像物联网一样,构建出层级化关系,因而,无法保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成效达到预期标准。为了改善这样的现状,就应将物联网层级结构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创建出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以嵌入式主板、电脑或手机终端、模块板为硬件。模块板之中的射频模块、感知模块、蓝牙模块、GPS模块等,主要用于体现物联网的感知层结构所具备的功能,与此同时,感知层的每一个模块都应有与之对应的理论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够借助模块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模块板之中通讯模块、WIFI模块,主要用于体现物联网的网络层结构所具备的功能,其与电子信息工程体系之中的理论课程之间也存在着关联性,同时也可以借助该模块,让学生在实践教学平台上体会到通信原理、编程等知识内容。电脑或手机终端,主要用于体现应用层的功能,基于实践教学平台之中应用层结构的设计,能够将传送的数据信息显示出来,有助于监控系统软件设计相关课程知识学习成效的提升。
        (二)以物联网与电子信息专业融合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平台应用效果
        现如今,该实践平台已经在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应用效果十分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提升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在实践教学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电子信息专业知识相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的运用,能够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工程应用技能,从而激起学生对于实践课程活动的参与兴致,以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总体实力,这样才可以在就业时凸显出其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优化了理论教学水平。在向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教授理论课程知识时,引领学生操作实践教学平台,能够将抽象化的理论课程知识,以直观化的方式体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从以往仅仅学习理论课程知识的学习模式,转变为理论结合实践的新型学习模式,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并处理好相应问题以后,巩固理论知识的记忆。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设计和创建出基于物联网技术与电子信息专业知识的实践教学平台,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促使本专业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且也能够与时俱进,全方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佟冬.物联网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探讨[J].通讯世界,2017(1)
        [2]张艺馨.物联网与电子信息专业的融合[J].中华少年,2017(4)
        [3]齐锋华.关于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 2016(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