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娟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幸福小学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也开始注重故事性英语教学,就是在英语教学活动当中,通过一个个简短的英文小故事,向学生灌输需要教给学生的英文知识点。然后让学生用英语口语表达,复述这些英文小故事,将英语这门学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进一步升华。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英语思维导图的运用与实践。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且词汇量大,知识点琐碎、繁杂,加上母语思维负迁移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吃力,且学习效果不佳,继而导致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学习陷入“恶性循环”。实践证明,思维导图的运用对于改善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记忆效果,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是一种显性化、可视化呈现出人的思维的图形,具有“所思即所看”“所想即所见”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句型、词组以及单词等明晰化。具体来说,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一系列琐碎的、繁杂的知识串联成肉眼可见的网络,这可以让学生产生联想,使学生“由点及面”地掌握所有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张知识网,在这个知识网中,知识点与知识点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学习英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节省记忆的时间,还能增强学生记忆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思维导图的运用还能改善学生思维模式。一直以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由此形成定式、僵硬的思维。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知识联系点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风格。更重要的是,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学生大脑中的认知模式被充分激活,这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传统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重理论而轻实践
英语教师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这些学生还没有具备一定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积累。所以英语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读懂故事,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有一定的词汇储备,而且学生也一定要对一些语法知识有一个准确清晰的把握。所以说英语教师基于这类现实情况,不得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英语词汇积累以及语法教学等方面。但是,教师如果在英语教学活动当中,长期受到一种教学思维的影响,就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教学,而忽视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长期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就呈现不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学生的英文学习更加倾向于知识性学习,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锻炼就没有得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本来就是为了学会运用英语来进行表达,但是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之下,学生反而不会用英语口语来进行表达,这也充分说明教师需要迅速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在学生英语口语训练方面加大工作量。
(二)学生的总体口语表达能力较弱
英语学科不仅仅是一门需要掌握语法知识和单词的学科,还需要学生能够运用英语来进行表达和交流。归根结底,学生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时候,是把它作为一门语言来进行学习。学习语言最离不开的就是反复的口语锻炼,可是从现阶段的小学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来看,部分小学生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发音都不够标准,有的小学生甚至不能独立朗读单词或者英文句子,更不用说让学生用英文来复述故事。也就是说,目前中国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工作的时候,把英语这门语言学科,硬生生地变成了一门理论性学科,学生可能在做英语练习或者进行英语测试的时候,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一旦让学生开口说英语,不论是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还是发音,都会完全陷入尴尬境地。因此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不得不注重的问题。英语教师必须要首先明白,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口说英语,而不是为了完成试卷上的英语题目。
三、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英语复述能力
(一)重视教师培训,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推行者,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素养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部分教师对英语教学的认识还不全面,认为英语教学不重要,在开展对话教学中也流于形式。所以,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教师要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给学生创建情境对话的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相关部门在培训教师过程中,要明确培训的重点,让教师切实能学到东西,进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比如,播放一些具体的欧美人群生活片段,让教师体验外国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文化,或者举办情景模拟活动比赛,对于在思维导图应用方面做得好的教师进行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督促教师精心设计内容,领悟英语教学的真谛,避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形式化问题的产生。有的教师自身能力比较差,还不具备建立思维导图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盲目设计教学方案。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进行观摩活动,学习一些优秀教师在这方面的做法,借鉴优秀的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师在课堂上真正推行英语教育。
(二)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给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所以,教师要改变过去直接将知识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记忆的方式,而要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阅读。众所周知,小学英语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有着较广的覆盖面,涉及人物传记、日常生活经历、节日等,缺少趣味性的故事情节以及丰富多彩的图片,所以,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加上思维能力、认知水平有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感到吃力。思维导图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以及文本发展脉络再现出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文本逻辑结构,这对学生理解、消化阅读材料有重要意义。
(三)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布置一个写作主题,然后引入相关材料,让学生思考如何写作,并一步一步地教授学生绘制写作思维导图,构建写作的基本结构,在其中加入一些关键词汇和重要句子,还可以绘制一些图片,以此完成思维导图,并根据它进行写作,写作后还可以对照着进行修改。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其他题目,让学生依照此方法写作。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重难点,但是由于综合性强,学生对于习作普遍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写的问题比较突出。此外,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存在“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问题,写出来的文章或是缺少主线、层次不清、逻辑混乱,或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为了改善学生的写作质量,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教育形势的不断转变,英语教师在开展小学中年级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应该充分尊重英语学科的语言性质,不能把英语学科的语言性质弱化,而单方面地强调英语学科的理论知识部分。
参考文献:
[1]焦晓瑜.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J].学周刊,2021(18).
[2]石维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27).
[3]王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21,(10).
[4]叶金金.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对话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18).
[5]徐光辉.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如何科学利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质量[J].中小学英语教学,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