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曾俊
[导读] 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大多数的中职毕业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很难去面对岗位应用能力与实际操作方面的挑战。
        曾俊
        资阳汽车科技职业学校
        摘要: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大多数的中职毕业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很难去面对岗位应用能力与实际操作方面的挑战。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将实践和理论进行充分的结合,把专业的标准和专业的技能进行结合,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所以,要对教学的方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根据现实中设计的项目,在分段式的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采取现代信息化的方式,落实交互式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与专业能力,促进中职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美术;制作与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现如今的中职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其欠缺的地方,包括教学的方式和市场接轨不协调、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没有准确的定位、毕业生达不到市场与企业的要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差、学生的专业和想要就业的岗位存在差距等。以上问都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中职学校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产生了影响。所以,学校在进行国家级改革的师范学校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建立了一个由教学专家、骨干老师、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共同组建的专业的指导委员会,并对教学的模式与课程进行改革,对各自在专业建设领域的相关理解进行整理,基本上实现了“学研产市一致化”的教学方式。
        一、中职院校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老旧
        专业课和基础课的课时比例不合理,课程结构的设置不协调,专业课与市场现状不符。
        (二)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之前的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是在美术绘画专业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专业,由于这个原因,一直到如今还有不少的地区采用绘画学的方式去进行教学,教学模式不够灵活,不能很好的与现代教育相适应。
        (三)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
        现如今,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下,网络化与信息化已经成为新趋势,美术设计这个专业不停的出现全新的课题,越来越多的设计软件开始变化与更新,大部分的设计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部分中职院校因其教学条件的影响,不可以及时的去更新与配置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大大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具体改革的方式
        (一)以分段教学计划为基础,开展以项目与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开展“工地、工作室、项目、专业”相互融合的人才培育方式,实行分段教学。在对以项目为目标的设计专业进行教学的时候,这种方式与现实设计的项目息息相关。利用实习学习来对工程操作进行理解。学生在较为浓厚的气氛里完成并学习任务,做到“做中学,做中教”。把美术设计的感情态度、职业道德、技能与专业的知识与整个的项目教学进行充分的融合,进而实现中职学生往设计员过渡的功能,完成设计工作的岗位和“零距离”之间的关联。
        借助合作公司、校企合作、项目的工作室以及老师开展“工地、工作室、项目、专业”的培育人才的方式等,全面开展项目导向学习。按照现实的设计项目目标为介质,学生从基本的专业知识学习到项目的设计再到现场技术的指导,在实施项目的过程里,达到实现教育目标的作用。
        把现实的室内设计放到学生的课堂里,聘请资深的设计师与行业的专家,对学生在进行装饰设计的项目时进行指导,加入到项目的施工效果图、工程测量以及别的基本技能的工作里。利用对实际教学情景的设计,让学生可以牢牢掌握分析与处理工程设计以及实际操作方面的技能。通过校外的训练基地,实现职业素质与实践的教育,对职业技能证书进行考核,达到就业指导与职业的素质教育之间的融合。
        (二)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教育平台
        老师通过现代信息化教育平台,给所有的班级筹备一个充分的学习资源数据库,且运用多种模拟操作的演示网络课来进行教学,利用现代信息化资源数据库开拓学生的学习平台。
        (三)交互式教学方式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实现了多种专业课老师的互动,实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进行项目教学。学生可以从设计营销、施工手段、项目图纸以及设计思想等方面切入进行全面的探讨,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更佳的锻炼。满足学生的个体价值获得感,使学生充满自信。技能发展和专业知识互相带动,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多样的使用机会。建造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体系,把学生的设计生产和学习过程与现场管理的过程进行充分的结合,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四)开展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要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第一点就是要重新对其进行定位。职业院校的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要放弃之前的高校理论的教学模式,从自身的工作岗位上重新定位。
        1、“身份”定位
        按照学生的特长喜好与学习的兴趣去选择专业,了解毕业之后的工作性质与就业方向以及岗位对于技能的有关要求,具有基本的专业素质。


        2、兴趣定位
        中职学生由于其年龄的限制,导致缺乏学习的目标,不可以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在进行专业选择的时候没有正确的指导。
        3、质量定位
        教学的质量对于学校来说十分重要,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在其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至于到底能否完成工作岗位的有关要求,就要关注学生之后的就业稳定率。
        (五)完善课程设置
        如今的美术专业的课堂教学方式是班级里有大概三十或四十的学生,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课堂的交流与沟通。美术这个专业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以及思维的创新能力,一个老师对应太多的学生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在课堂的设置上,占据主要地位的依然是纯理论的教学方式,实践课程较少。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一般来说要在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一线进行设计制作,因此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还要重视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够独立的完成工作中所给的任务。
        (六)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学习的内容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水平,要想将学到的知识充分的发挥出来,就要充分认识当今的市场需求。在进行课程开设的时候,对市场进行系统的调查,知晓现如今较为先进的制作工艺手法与设计理念。市场的变化非常的快,一些设计软件、设备以及材料快速更新,要及时的掌握市场的变化,经常性的参与专业相符的博览会,翻阅专业资料等,更快的获得各方面的数据信息,适当调整课程的整体目标与内容。
        (七)评价标准进行调整
        中职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一直以来都是老师按照课本进行授课,学生下课后做作业,对于专业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是以学生的专业表现以及平时作业的成绩为标准。不能够客观的对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整个教学进行评价。因此,要与行业、企业一起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因为只有市场的认可程度才是最重要的标准。
        (八)对教学的设施进行及时的更新与维护
        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具有其特点,那就是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比较高,不然就会对学生的实训效果产生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就要做到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变化对多媒体教室以及美术设计的机房等计算机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与维护,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其作用,为学生的校内训练奠定基础,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三、教学过程、活动的变化
        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与形式连接着整个教学过程,并不是单一的体现出来。由于教学的过程有很多的元素构成,教学手段、形式、老师以及学生都是一样的重要。要想提高教学的成果,就要解决好这四种元素之间的联系。
        (一)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
        之前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根据之前制定的目标与长时间的教学习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假如不能尽快的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这种教学模式一定会被淘汰。国际之间的合作交流越来越多,合作、互动、平等与民主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所以,中职院校的老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由之前的权威型转变为伙伴型,和学生是平等交流的关系,老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要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沟通,呈现出“教学相长”的教学新模式。
        (二)学生从听转变为参与
        在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顾着讲授书本的知识,而忽略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导致学生不愿积极的提问也不愿意对问题进行主动地思考,教师没有动力,学生也没有兴趣,课堂十分安静,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无法产生共鸣。长时间下来,就会导致老师和学生对于课堂的疲倦,降低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学生要积极的形成互动,共同参与到课堂中,特别是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在了解了设计制作顺序和方法后,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进行自由的思考与讨论,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之前的被动转变为主动,这样一来,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于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条件要求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掌握熟练的技术,这样的话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但要讲授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也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培育整体素质较高的综合性美术设计方面的人才。中职院校如果能够做到在教学的时候不限于老旧的教学手段与观念,能够充分与学生自身情况与社会的发展进行结合,不停的创新改革,就一定可以将中职学校的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行提高,进而提升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伍燕彬.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创业模式研究[J].职业,2021(03):56-57.
        [2]孙晶.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方法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3):113.
        [3]朱婧.浅析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8(04):68.
        [4] 胡蓉蓉. 关于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 创新尝试[J]. 科技资讯,2019,17(27):133-134.
        [5]  石晨. 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 科学与财富,2017(8):133-133. DOI:10.3969/j.issn.1671-2226.2017.08.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