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梅刚1,漆冬梅2
[导读] 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梅刚1,漆冬梅2
        1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300;2.河源市中医院,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目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1班为实验组,运用项目教学法;选取2017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2班为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在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的成绩,同时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和对教学结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认为项目教学法能提高自主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及动手能力;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针灸学;项目教学法;教学

        《针灸学》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成为当前《针灸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强调真实任务或活动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针灸学》教学中,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1班为实验组,运用项目教学法;选取2017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2班为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60名学生,男20名、女40名,对照组60名学生,男23名、女37名。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情况、教学环境、课程计划、在校成绩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应用项目教学法,具体如下:
        1.2.1设计、确定项目  《针灸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具有运用针灸技术治疗临床常见疾病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先将临床常见疾病作为教学项目任务,并根据项目任务制作成工作任务流程图,根据临床诊疗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在每一个具体操作上设计若干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上述项目任务制作成学习包,包括图像、视频、教材、习题等资料,让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2.2项目实施  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根据工作任务进行讨论并设计完整的工作方案。小组内成员分工,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包收集资料,各小组去临床找相应疾病采集病史、制定针灸诊疗方案、运用针灸技术进行实际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不断补充知识,调整实施方案;教师不断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究针灸作用的机理,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这样,既使学生获得综合知识,又训练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临床诊疗技能。
        1.2.3学生评价项目?每次项目结束后,各小组都需要完成一份评价报告,主要介绍自己制定的诊疗方案的主要内容、治疗效果、存在问题及总体评分,然后各小组交叉互评,指出优点和缺点,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总评。
        1.2.4总结处理  认真分析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将已取得的成功经验继续发扬光大,对尚存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同时,定期举行学生座谈会,让学生对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正确的予以肯定,并将问题收集处理后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尽快在教学中改进,做到真正的教有所学、学有所教。
1.3 评价标准  
        1.3.1综合考核  两组学习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出勤情况、上课表现、作业完成质量)占10分,期中考核成绩(理论60%、技能40%)占30分、期末考核成绩(理论60%、技能40%)占60分,总成绩100分。
        1.3.2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该量表包括运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技能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每个项目分提高、略有提高、没有提高三个等级,分别赋分1分、2分、3分。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前用相同的语言进行解释,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当场回收。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及调查问卷成绩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及问卷成绩比较((x±s,分)
 
3讨论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实践教学上,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做中长。为此值得我们在本专业教学上开创出一条适合我校学生教学管理的新路子,通过学生在“做”中“学”的模式,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动态发展要求的能力。老师在上课时把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与中医康复保健工作任务相吻合,真正做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育长期受到前苏联凯洛夫教学论的影响。教师是教育环节的主体,在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更强调对学生进行直接的知识传授,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真实任务或活动的重要性[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运用能更早地让学生接触到工作的环境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能力共同解决它,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对中职生的培养很有针对性。
        近几年,国内一些职业院校对项目教学法也进行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是在机械制造工业方面,把理论应用于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的案例很少,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基于此,我们提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以此推动我校学生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用全新的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向民,董静远,刑晓芬.创新人才培养与电子设计竞赛模式探索[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2010.
[2]傅四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1,30(2):56-58.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批准号:2017YQJK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