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抓实课堂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罗康程
[导读] “高效课堂”之风风靡一时,但课堂教学在农村却是最低效的。城里班额大,教学快节奏快如走马观花,连有效都难。
        罗康程
        贵州省凯里市剑河县城关第四小学   贵州省 凯里市 剑河县 邮编556400
        摘要:“高效课堂”之风风靡一时,但课堂教学在农村却是最低效的。城里班额大,教学快节奏快如走马观花,连有效都难。那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一是教学设计有效;二是学生的状态投入;三是教师引导得法;四是补救盲区得法;总之,别人的高效教学方法,用到我的学生甚至可能是无效的。要先把有效教学做到位,再去考虑高效,否则那就是本末倒置。
        关键词:核心素养发展;有效教学
        
        大家知道,时下“高效课堂”之风风靡大江南北,具可谓是形势大好,热闹非凡啊!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新闻、材料上说的那么好吗?
        不是的。课堂最低效的在农村。农村学校师资结构严重老化,办学条件滞后,网络教学资源贫乏,特别是相当部分农村教师得过且过、严重职业倦怠。农村的学生成绩普遍偏差;城里的学生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从表面上看孩子们成绩不错,但实际上这些成绩都是他们一年四季从早到晚不停地用作业和练习累成的,学生学得很累,没有一点自己空余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016年,我从从事教学十几年的农村乡下遴选进城关学校,亲自见证了城乡教学的差异。
        农村学校班额小,教学条件差,教师教的是慢节奏的书,他们按部就班,得过且过,造就的是粗制滥造的学生;孩子们学的是少而松,零而散的知识,看似快乐,但其实他们没学到什么知识。
        城里的学校班额大,教学条件好,但教师一天从早到晚教的是快节奏的书,孩子们学的多而杂。看似充实,但他们学得很累,根本没有自我选择自己业余爱好的机会。
        撇开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一味地强调高效,强行全面推进什么“杜郎口”“洋思”高效教学法,不切实际地效法,只得其形,不得其髓,甚至把原来最根本的传统方法丢弃了,弄得孩子们无所适从。有效的办法还没解决就跳过去谈高效,这是多么地好高骛远啊!
        今年,我在参加2016年国培进行网络研修的时候,我所在的教研组组长根据大家提交的疑问,组织了一个主题研讨,这个研讨的主题是这样叙述的:“有效课堂是个很宽广的话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的问题。‘线下研修资资源’,看了吴莹莹、赵国华的视频,感受颇多:所谓‘有效’,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研讨的时候,大家八仙过海,各出奇招,但大多都只中从教材教法上来讲,但从没人从学生的内心需求本身和教师应该如何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上去思考过这个问题。
        那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
        既然是有效教学,个人认为,要想让教学有效,首先教师要真正树立从学生内心需求出发进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抓实课堂的有效教学。

围绕这个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教学:
        一是教学设计有效
        虽然我们现在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但整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仍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任务是学,智力能力还没上升到能自己设计教学的高度。可话又说回来,学生的智力能力都到会设计教学了,这最起码 也得是高年级的优等生才能做到,而优等生又有几个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教学设计的任务主要在教师,教学设计有效,才能保证课堂有效。当然,既然以学生的学为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时下流行的”导学案“就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当然首先得精心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参考下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要善于将教学“重点”变为“趣点”。
        学生的精力是否集中,在于教师教学的知识点是否具有趣味性,如果我们善于将知识性与学生生活中的趣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那么学生肯定会学得积极、主动。
        2、教学要结合现实生活。学生都是喜欢现实的东西,对于生活中的实物与知识上的事物,他们对实物更善于运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且描述的绘声绘色,但面对抽象的事物却是零言片语。所以知识的教学,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把学生的各种潜能挖掘出来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二是学生的状态投入
        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外乎外因和内因在起作用。外因是辅,内因是主。比较诚实守纪的学生学习状态比较投入,而比较调皮好动的同学则较容易分心。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投入,无法用一法就奏效。要内因外法兼用,以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激发为主,外在的兴趣激发、条律监督为辅,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状态投入的有效性。
        三是教师引导得法
        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积极性投入还不够,课堂教学的有效还得有赖于教师课堂教学引导的的有效,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准备,教学备课也准备充分,那么接下来的的教学效果如何,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就是重中之重。俗话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话说的的虽然只是人生,但吸引学生的优秀课堂何尝不是靠右努力“表演”的结果?教师努力表演,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睛。
        四是补救盲区得法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中,总会遇到很多令人困惑或不尽如人意的盲区,很多老师往往选择逃避或束之高阁不管不顾,对其选择性遗忘。如差生、难题。差生常被老师“是牛,拉到北京还是牛!”的刻板观念定了终身!对于难题,老师们常常是只去研究解题方法本身,却从没去研究学生,不去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解开、掌握难题的方法。须知道,万事万物都有个解决之道。难题也如此,总有个最好的解决办法,或都比较适合的方法。
        对差生,我们要因材施教。专家说:“教育需要等待!”,对于所谓的“差生”和后进生,要拿出耐心,给他们树立信心,施以方法,并施以有效提醒和监管,恩威并用,这样,所谓的“差生”会有进步的!
        对难题,我们要因题设法。不仅要研究方法,不要研究哪种学生用什么方法合适,这样才能保证难题有效消化于学生的心中。
        总之,高效教学固然好,因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在别人那里是高效的教学方法,拿来用到我的学生身上,若能做到“有效”就已经谢天谢地,甚至还可能是无效的。对于教学,我们先别好高骛远,要先把“有效”放在第一位,先把有效教学做到位,再去考虑高效,否则那就是本末倒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