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徐娜 彭立南 李颖南
[导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看到这句话,我的体会很深刻。
        徐娜  彭立南  李颖南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中心校   166516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看到这句话,我的体会很深刻。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尤其是学科的学习,更是一种充满个性的活动。
        纵观当前小学学科教学,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教学过分强调统一,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研究,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
        因此,要把“独一无二”还给可爱的孩子,我做了以下个性化学习的探索:
一、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是个性化学习的前提。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我们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师爱及微笑带给学生的亲和力,让学生体会到“尊其师,重其道”。从而使学生在微笑中得到自尊,找到自信,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使教师转变“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的关系,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倾听学生的心声,充分尊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放下教师手中的教鞭和高高在上的架子是沟通师生心灵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前提。


        二、尊重个性,打成共性是个性化学习的原则
        “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在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组织下,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相对自助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多元化的个性评价,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感知、理解、体会、积累给学生选择方法的机会、给学生质疑讨论的机会,给学生表达简介的时间,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重要的是在于适时点拨,必要引导,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学习的空间,仅此而已,同事要培养学生丰富的任性,发展血省的个性,要注重课程的内容鼻血于学生的要求,兴趣这一类情趣、情感相适应,在尊重学生个性的过程中,要达成共性,不能一味的让个别学生“个性学习”不着边际。教师要知道学生在学习某知识点时有一个共性的目标,并能达成目标。但打成目标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发扬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或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或方法来学习。这一环节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整体掌握和知道。总之,没有个性的共性不会精彩,没有共性的个性定会浅薄,个性与共性不能很好的统一,就会导致顾此失彼。
        三、注重差异是个性化学习的必要性
        前苏联心理学家A~H列昂捷夫认为儿童的个性是由于对物质世界的关系和周围人民的关系而形成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要切身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心理状态,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依据新教材,通过提炼、改组、拓展延伸、综合渗透,使教学的内容得到优化组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的发展个性。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自由选择,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各项情况的了解,在知道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和完善学习方法。
        因此,注重差异是个性化学习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小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就是寻找适合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