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黄河河务局孟州黄河河务局 河南孟州 45475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在航运以及河道治理工作中,许多地区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对我国生活和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水利工程在调节水流量,防洪抗灾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当我国南方雨季来临时,经常有堤岸滑坡情况出现,严重影响河流两岸居民以及河流下游地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引言
在国家发展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属于支柱型国民产业。在此期间,堤防工程施工技术尤为关键,堤防项目相关技术人员在实施阶段,必须保证水利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在建成后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应有功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活用水需要和工业建设需要。对于优良的堤防工程施工技术而言,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保证项目工程正式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保证项目工程在竣工后的美观性。所以堤防工程施工技术属于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必须重视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1水利工程堤防工程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
1.1土料选择
土料作为水利堤防护岸工程的基础性施工材料,如果土料物理力学性质未达到相关性能指标,不符合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将会直接影响到堤防填筑效果,加大堤坝渗漏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概率。因此,在土料选择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结合实际。提前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地质环境进行勘察,掌握河段土质成分等信息,结合抗渗设计要求与相关技术规范确定土料的性能指标要求。例如,在河道水体流速较大时,应使用粘性土体作为土料,避免所填筑堤坝受到水体冲刷力出现冲蚀现象。而在河道水体流速较小时,使用大颗粒砂土作为堤坝土料。第二,就近取材。为控制工程造价成本,优先在临近施工现场区域中挖取土料,以此来缩减土料的运输成本与时间。此外,在入场环节,对土料性能质量进行检查,随机抽取少量土体作为试样送检,退回质量检测不达标的土料,在必要情况下重新选择其他种类土料。随后,筛除土料中混入的各类杂质,如腐殖土、树木枯叶、膨胀泡发土体、淤泥土、冻土等,将含水率超限的土料进行翻晒干燥处理。
1.2清理堤基
在堤基开挖之前,需要做好淤泥、污水、杂草等清理工作,随后按照要求开展路堤清理施工,其主要涉及到堤身、压载基面与铺盖的清理。在清理堤基过程中,要确保能够彻底清理基础范围内的杂质,以确保后续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在路堤边缘线清洁工作中,要确保其比基底清理宽50cm左右。在维修旧堤坝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加高加厚,这样可以确保施工安全。在堤基清理与一层填充结束后,要对其开展压实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土壤密度,并满足后续施工要求。
1.3堤防填筑
为了更好地开展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作,需要在施工前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对施工地点周围的环境进行勘察,清除施工周围的杂草,以及其他妨碍正常施工的路障。同时,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必须要按照水利工程施工标准来购买质量达标的黏土等其他填充材料。当材料剩余时,要及时对其进行回收和处理,避免材料遗留在施工现场,对现场环境造成污染。此外,还要对购买的材料数量进行统计和整理,系统性地应用施工材料,要保证采购人员对所购材料做到心中有数。除了需要购置符合要求的填充材料之外,施工人员在正式开展施工之前,还要进行土的液塑限实验和击实试验。
1.4辅料施工作业技术
辅料施工技术是河道堤防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企业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这方面的施工技术加以重视,并保证不会在施工期间发生影响其正常施工进度的问题。
在施工准备过程中,技术人员还需要对辅料材料的亚光面加以抛光处理,目的在于提升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需要对辅料的实际含水量进行控制,保证辅料中不会掺杂过多的透水性能材料,或者是数量过多的粘结性材料,技术人员需要对所选土方辅料进行厚度碾压,并对碾压效果进行严格控制,不断加强自身工作有效性,保证实际施工质量。再加上辅料质量会对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造成直接印象,所以需要在保证辅料施工质量的同时,强调施工辅料的建设标准,以此保证工程的各项施工环节均能够满足攻城建设所需,为后续阶段的工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5堤坝压实
在堤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堤坝压实施工是比较关键的一项技术,该施工阶段要对土壤含水情况给予不定期检查,确保土壤含水量位置在1%-3%范围内。在压实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细化和完善压实施工流程,合理选择压实机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漏压与压实不足等现象的出现,而且还可以提高堤坝的稳定与牢固。在堤坝压实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求先进行水平分层铺土,随后开展逐层碾压。在压实阶段,最好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对压实机械进行选择,对于比较开阔的场地,一般会选择大型碾压机械,最常见的是压路机,而在回转不利、空间较小的区域,最好选择手扶碾压机给予全盘碾压,从而有效提高堤坝的强度和稳定性。
2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的关键技术
2.1生态型护岸
生态型护岸作为一种全新的绿色施工技术,使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垫子铺设在岸坡表面,或是直接铺设纤维织物。随后,在岸坡表面种植绿化植物,解决绿化植物生长问题与环境问题。如此,在一定时间后,可降解材料发生降解反应,使得岸坡植被根系与土质牢牢固结,发挥防御波浪、抵御水流侵蚀、维持岸线稳定的作用。与传统堤防护岸技术相比,生态型护岸具有施工成本低、环境效益强、工序简单等优势,既可以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还可以保存并增加生物多样性,为水生生物与两栖动物提供栖息空间。
2.2坝式护岸施工技术
坝式护岸属于水利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其一般是依靠滩岸或堤坝修建的顺坝、丁坝及两者融合的护岸坝,这样不仅可以引导水流偏离堤岸,而且还可以避免水流的侵蚀与冲刷,进而达到保护堤岸安全的目的。现有的坝式护岸施工采用了丁坝结构,主要是用防冲材料包裹土心及相关材料,以此来降低堤岸受侵蚀的可能性。在丁坝护岸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选择五绞格网网箱结构,并采用抗腐烂、耐磨损、高强度的低碳高镀锌钢丝来进行网箱的制作,然后将石料填装在网箱内部,最后将其与堤坝滩岸固定,这样就可以达到阻挡水流、降低侵蚀的目的。
2.3护岸加固
护岸加固这一施工技术指的是利用河道周围茂密的植物对河道堤岸进行加固处理。许多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认为河道堤岸周围的树木、草丛等植物会破坏河道堤防护岸整体的稳固性,导致河道堤防护岸内部结构出现裂痕,进而降低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然而,根据我国现有对于水土流失以及土壤加固等方面的实验数据和研究资料可知,茂密植物的根部能够加强对土壤的附着能力。在河道堤岸上合理地种植植物可以提高其稳固性,并且可以在河道护岸一侧形成抵抗水流冲击的屏障,减少水流对于护岸的侵蚀能力,通过加强对河道堤防护岸来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3结束语
为有效抵御洪水灾害,切实保障水利堤防护岸工程使用安全,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支撑,从业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水利堤防护岸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与工序流程,结合工程情况合理选择技术类型与护岸形式,使得防洪护岸技术更加充分地应用到水利工程中。
参考文献
[1]赵小芳.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5):243-244.
[2]梁进宏.探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