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娟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阳光学校 浙江 绍兴 312300
摘要:在数学基础教育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严格依照新课改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深刻的认知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在一起,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尝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去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
前言
在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形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的表现出来,降低数学题目的难度,逐步的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将复杂的数学语言转变为简单的相关图形,一方面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起数形结合的意识,提升数学学习的实际效果。
一、简述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和重要价值
(一)概述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
简单来说,数形结合思想的本质就是数学课程中相关数字和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利用数字和图形将数学中的抽象知识关系具体化、直观化,让数学问题变得简单而直观,有助于降低数学问题的难度性,促进数学问题的快速解决,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其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充分、快捷的理解数学知识。在小学教育阶段,很多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有限,而数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较大难度,一些同学不能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题目的意思,做起题目来困难性较大,例如在进行数量关系分析时,很多数量的正确关系搞不清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计算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更准确的掌握数学题目中的一些数量关系。例如,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九分之二,第二天修了全长的六分之一,这时剩余的待修路长为十一米,求这条路全长多少米?乍一读题,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较多,很多学生容易犯晕。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入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将其中的数量关系以线段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得到的列式为:11÷(1-2/9-1/6)=18(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图形来呈现复杂的数量关系,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全面的理解和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提升解题的效率和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二,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记忆抽象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有很多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其中的含义,还要准确的记忆、灵活的运用。如果小学生不能准确的记忆这些基础知识,将直接影响数学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时候,学生可以首先观察长方形的特征,结合长方形的定义,很容易就得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长+宽)*2。通过这种一步一步的推算,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计算公式的由来。而如果教师一下子将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摆在学生的面前,学生肯定是懵的,不知道是如何得来的。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知道其然,还要知道其所以然,这样学生才能够记忆深刻,在知识运用上达到灵活、准确的地步。
其三,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的思维模式,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在小学教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有限,他们的成长特点决定了他们首先要通过形象思维来理解和记忆知识概念,最后再转为抽象思维。
故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同一些具象概念关联在一起,逐渐的培养起学生数形互转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数形结合思想知识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蕴含着数形结合思想,例如公倍数、乘法运算、分式运算等相关内容都会有涉及。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数学教材的应用,深入的挖掘蕴含其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那些抽象的、难理解的数量关系等,用图形的方式进行表示,使其更加的直观化、具体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简单的理解和理清题目中的内涵关系,例如在学习分式乘法运算时,教师就可以尝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实施教学,运用画格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天生贪玩,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认真听教师讲课。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解决,一方面可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的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在情境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的内容创设出适当的教学情境,提出一定的数学思考问题,需要学生们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切实提升数学教学课堂上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数形结合思想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创造,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通过布置一定的课后巩固练习,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去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从而深刻的感悟数形结合思想,培养他们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单来说,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数形互转”,将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再利用图形说明相关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相关的数量关系式,开始数学算式的运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管是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周长面积,还是学习圆的周长面积,教师往往都要借助图形来实施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消化,也就是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形象思维的帮助,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从而降低数学题目的解答难度,帮助学生顺利的理清解题的思路。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帮助学生树立起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小学生树立起数形结合思想,不仅有助于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冰秋.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与世界,2018(24):69-71.
[2]谢芝玲.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28.
[3]李长皞.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方法[J].华夏教师,2019(13):61-62.
[4]张媛.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3):90+103.
[5]范彦东.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21(2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