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 刘孟珍
[导读] 要搞好农村小学的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
       
        刘孟珍
        昭平县凤凰乡大同村小学    广西贺州      546808
        摘要:要搞好农村小学的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必须得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根据实情采取相应措施,让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走上正规化、系统化道路。
        关键词:小学教育;农村教育;班级管理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是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是克服前进道路上种种困难起点,由此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最后时期。
一、现状分析
        1.社会因素,影响心理
        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地挣扎才会有彩蝶翅膀美丽如画。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影响学生思想活动的因素也日趋多样化,特别当今大家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影响更为明显。学生思想的关注点开始分散,思想文化需求开始多样,价值取向和观日趋多元,只有正确引导,才能让他们在以后学习,工作,生活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2.怨恨父母,不满社会
        现在农村小学的大多数学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如果不好好管理,将会对班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他们表现为娇惯脆弱,受不得一点委屈,心理容易偏激,加上很多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只有春节才回家孩子在一起,许多儿童认为自己家里穷,是父母能力较差,只能外出去打工,认为父母不爱自己,给不了自己所需的物质财富,因此而产生了对父母的怨恨之情,并且刻意与父母疏远。而有的孩子看到正常的儿童生活较为富裕和幸福,认为社会对他不公平,而对社会不满。这些孩子就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看管,这种隔代抚养的劣势是祖辈受育水平普遍较低,接触的生活面与儿童的教育有很大不同之别,不利于儿童模仿学习人际交往方式,往往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念差、无故旷课或迟到,更严重的一些学会了打架、抽烟、赌博等现象。那么,作为农村老师,肩负着领导,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及学会做人的责任,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怎样管理班级?
二、教育对策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老师就应该努力当好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给学生同等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现在农村很多学校已经实行了中午营养午餐制,学生中午留校,方便教师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通过谈话,师生之间交流了感情,沟通了思想,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俗话说“药到病除,言至心开” ,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行为也容易多了.
        1.建立竞争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奋斗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的目标,如期末测试奖:有满分奖,九十以上奖,更有激励学生的进步奖,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去勤奋学习,改变学生那种“反正我得不到奖励”落后思想,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


        2.集体活动、班级荣誉激励竞争意识
        在班内,实行“一帮一、一盯一”,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每个学生自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竟争对手比学习、比清洁、比体育、比纪律等。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唠叨老师,我便会时时提醒他们,做一个正直的,热情的,向上的人,优等生不仅学习成绩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每次比赛之后,给予一定的惩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做好家访工作、开好家长会和个别座谈
        由于农村家庭的文化层次特殊化,教师在家访时就应该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教育的理念,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教育孩子,怎么样教育孩子,并随时与老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性格特征。适时召开家长会,在召开家长会之前首先把学生名单发到科任老师手中,让科任老师找学生谈心,进一步了解学生。开家长会时,不是向家长告状,而是只谈进步,到会的家长和科任老师都会有说不完的话,这种谈话式家长会能及时回答家长的问题,深得家长的好评,收到良好的反应。在课余,还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和他们闲聊,与学生进行个别座谈,并做好记录。时时与外出家长沟,每年都应该抽一点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多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精神需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感情需求。
        4.以情动人,融入真情,全心呵护
关注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感,用细心的呵护去感化学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它不仅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尤其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非常需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从实际出发,找到问题的缘由。如本班学生刘刚,四年级,其父亲在外做工,不幸去世,本来成绩很好的学生一落千丈,我找他谈心,安慰,鼓励他,陈诺今后每学期的学费我来帮交,直到初中毕业,解除他后顾之忧。教师还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当他们的情绪发生变化或遇到问题时,及时与学生沟通,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情理交融,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感染学生,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从而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为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创造条件。
        5.重视教育细节,正确引导学生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细节教育,学生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需要班主任在平时生活中加以引导。(1)是培养学生互帮互助意识,教育学生要互帮互助,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具有“互酬性”,即,“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当你有能力帮助别人时应竭尽全力提供帮助,当你有困难时别人也同样会帮助你,俗话说:“帮人即帮己”。就是这个道理。(2)是注重教育的持久性,教育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要注重教育的持久性,要循序渐进,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反复进行,只要有一点点成效,都是可喜可贺的。(3)是加强自身修养,赢得学生的尊敬。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品德高尚,教师本身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的言行举止散发出来的师韵,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儿童惯于模仿,有数据统计,有29%的少年儿童表示“目前最要好的朋友是教师”。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身的范例能对学生产生微妙且强有力的影响,并具有旷日持久的魅力。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染学生,以自身教学风格和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
 三感悟体会
        几十年来的农村教师生涯即将结束,我用青春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乐园,做了一个有特色的农村小学教师,在辛勤的耕耘中收获人生的精彩,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小学教师,我热爱并重视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通过实践和探索在班级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在变,作为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的有用的东西,掌握当前社会中最先进的技术,与时俱进,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思想教育,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让农村的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树立起高远的理想,宏达的抱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