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吉清
湖北省十堰市第四中学 442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推进与改革,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研发并应用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物理知识感念强,较为抽象,而物理实验耗费时间较长,难以在课堂上实现,由此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并掌握等现象,就此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一问题,而新型的“微课”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针对性的解疑答惑,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微课教学应该被应用于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微课 初中物理 应用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在一点的组织关系下,营造了半结构的、主题性强的应用单元的环境课程。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验教学渗透微课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许多知识是晦涩、难以理解的,虽然物理实验可以很好的将知识所呈现出来,并能够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运用知识点。但是课堂时间本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而实验又是耗费时间较长的项目,物理实验又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微课的运用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可以先将理论知识通过船艇的教学模式讲解出来,力求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其次,将以前准备好的微课视频细致的向学生介绍实验的方法和器材的使用方式,并在视频中演示详细的分步教学过程和实际操作过程。这时,教师可以检查并帮助学生解决困惑,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并解答。实验完成较快的学生,还可以引导其进行其他方式的探究。在实验过后,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知识的总结。通过在实验中引入微课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还能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的运用在课堂过程中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以便于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并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重点知识的突破,微课的功效
初中物理是学生迈入物理世界的第一道门槛,同时也是最低的门槛。但是对于认知能力并不完全的初中生来说,物理中抽象的概念是难以琢磨并掌握的。同时,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均有所差异。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难免在学习成绩上出现差异化,但是对于老师来说,教学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学内容要适用于大部分学生。
所以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能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补习,浪费了更多的课余时间。而微课的运用就能极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这一章节时,电流和串、并联电路之间的关系,是学生难以掌握并合理运用的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只是将串联、并联电路进行演示,以便学生直观的进行了解。但是这样的一面之缘,很难让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因此微课可以针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的视频教学,将串、并联电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出示相关的视频演示,以此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电路之间的知识。同时,学生可以利用课后进行针对性知识点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其薄弱环节进行攻破,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复习和总结,并节省时间进行新的学习。因此微课的运用能够及时的解决学生学业上的疑问,并进行拓展学习,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反思自探的学习能力。
(三)新课预习,微课的作用
要想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并合理运用知识,那就需要学生提前进行自主预习,并明确教学大框和相关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学习。对于以往的预习任务,学生并不能进行自主预习,且大部分学生将预习当做不必要的任务,这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探究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来给学生进行预习的引导。
例如:在学习《浮力》之前,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讲解曹冲称象和潜水艇,进一步对学生展开疑问:什么是浮力?有没有方向?浮力的相关计算公式中,能不能总结出对浮力影响的因素。如果总结出了相关因素,难能不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目的、有效果的进行自主预习,同时这样的预习方式便于在课堂上老师进行知识的查验并进行相关的针对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将微课运用于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会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带来很显著的提升,利用微课,教师可以进行辅助教学、针对性教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运用微课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并要充分的发挥微课教学的实际性和优越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上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领悟程度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令发.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探究[J]. 魅力中国,2021(5):347. DOI:10.12294/j.1673-0992.2021.05.536.
[2]王瑛玮.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3):165.
[3]周渊. 小议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南北桥,2021(1):38.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36.
[4]任丽君. 微课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12):112-113.
[5]邹婕芳.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0(3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