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凤
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261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目标的不断推进,社会上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革新,如何改善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也是课程改革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高中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来实现,有效率和有质量的教学评价,能够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践中探索更为高效的教学评价模式,就能极大程度地改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评价
一、引言
我国现今的教育体制改革主要目标是改善教学质量,这也是当前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体制,就能实现全面、科学、可行的教学评价方式,同时使用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效果进行评价,也避免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更为高效的教学评价优化策略,对当前教育背景下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有重要意义[1]。
二、高中语文课堂评价内容以及存在问题
完善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内容,就是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结合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用符合学生个人发展和教学实际目标的独特评价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个人素养打下理论基础,奠定学生个人发展的教学基础,同时,高中语文课程评价也能促进整体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使学生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发挥个人的潜能。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学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其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评价标准固化
众所周知的是语文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现实意义,教学评价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是需要让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和运用,并且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教学的内容标准较为复杂。这就要求教学评价标准不能绝对化和固态化,往往语文课程是由整体的政策和学校教学领导的共同决定而进行的,一线教学的老师不能够参与到语文教学评价标准的拟定过程,这就会使教学评价体系固态化,不具有实用性和不能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及时的更新评价内容,最终也不能收获良好的评价效果。
(二)评价对象的单一化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教学评价的对象需要根据改革的目标及时的进行更新,主要是要将学校的教学课程组专家和领导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将高中语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评价意见考虑到评价体系中,不能排除这些因素在教学评价之外,而抑制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评价方式不全面
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考试和教学测评等较为固化的评价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下,需要扩展更多类型的教学评价方式。避免定量定点的考察,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综合能力,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为了实现对语文课堂目标的改革,将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采用一系列教学评价的改进措施,立足语文课程教学特色的标准下,不断提升教学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实践性,推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个人目标的实现[2]。
(一)丰富教学评价标准体系
针对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固化等问题,需要采用与实际社会背景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标准,使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和实用性更强,同时也要立足语文课程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单一的评价标准不能实现客观的教学评价目标,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
比如新课程改革就提出了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标准策略,跳出传统的评价标准,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进行理论指导,重视个人的个性化发展,让多种评价标准共同决定教学评价的内容,注重个人的差异化评价,就能实现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提升评价效果。
(二)制定新的课程评价方式
针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够全面、具体的问题,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多层次的教学评价方案进行实践,利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价内容的指导,注重量化评价的方法[3],同时,教师也要在实际的教学中纳入对学生三观的培养,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个人发展进行结合,共同指导新的课程评价方式,才能实现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评价实践标准。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就能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气氛的活跃,同时设置学生具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等方式,把学生个人对教学评价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效果低下的问题,丰富更多的教学方式。
结论:在新课程改革目标的社会背景下,需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推行,就要从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和评价方式的丰富来入手,以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学生更好的个人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万伟,秦德林,吴永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严婧.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J].科学教育,2007,( 01) .
[3]赖俊明.新课程背景下适应高中课程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