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何英
[导读] 要改变现有小学数学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何英
        广东省高州市顿梭中心小学,525255
        摘要:要改变现有小学数学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还是要从提高课堂效率的方向出发。本文从学生角度和老师角度,结合一定的实例,提出了对于形成高效课堂的一些探究,强调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思维能力等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 兴趣 发散性思维
        一、传统小学数学教育下的现状与不足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普遍出现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厌学以及反感心理,原本应当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数学却成为了学生应试教育的工具。同时,小学数学的课堂更多的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并没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不会主动去发现和探索新问题,在教学中也不擅长主动思考和总结,对于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心理。更有甚者,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遇到难题就会轻易放弃,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导致数学基础薄弱,更容易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怎样改变教学的形式,将小学数学的课堂的效率提高,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也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二、对于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见解
        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怎么样的课堂教学形式能更被学生所接受。小学数学是一门主要以发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为主的学科,是一门兼具抽象性和多元性的学科。因此要提高课堂的效率,也就是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数学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所吸收。教师应当将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从学生角度出发
        1.激发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愉悦地进行学习,才能乐此不疲,兴致盎然,对于知识有更快更好地吸收,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也就不是难事了。要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巧设情景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引入知识。例如,在讲解加减法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入龟兔赛跑的故事。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数学家的故事讲述给学生,或者是下一节课待解决的问题提前告诉他们,下一节课中进行有奖竞答,让他们进行自主预习和思考。其次,我们也可以利用生动的动画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角的大小的时候,可以画出两个大小相等但是两条边长度不一样的角,让学生猜猜哪个角更大。再利用动画将两个角重合在一起,让他们深刻理解到角的大小不是看边的长短而是看角度张开的大小。
        2.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精力更为旺盛,却有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提高学生专注度,方能保证教学的效果,从而使得知识更加顺畅无碍的传播。提高专注度,首先是在课堂导入阶段,要令学生快速进入状态。例如在课前大声朗诵乘法口诀,背诵公式,在黑板上默写公式等等。也可以利用一些动画或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其次,我们要改变老师主导学生被动的传统形式,要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专注度。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多向学生发起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畅所欲言的活泼课堂取代鸦雀无声的沉默课堂。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出这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从而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最后,我们要把握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规则。正常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能维持十五到二十分钟,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尽量将重点知识集中在十五至二十分钟内讲述,然后进行短暂的放松休息之后再教授知识。
        3.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发散性思维
无容置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点目标。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也就成为了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一个重点。首先,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和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故意露出破绽,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老师的错误,并对发现错误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不能一味依赖老师的讲解,形成自己的思考。另外,鼓励学生去讲解题目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在学生尝试讲解题目过程中,会对题目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有解答题目的成就感,也会激发同伴的好学心理,让其他同学也跃跃欲试。如果多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题目,学生们也会从同伴的解答过程中有所收获,便会逐渐形成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于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最后,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对于不同知识之间联系起来的能力,形成完整而有体系的知识网络,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对于知识进行合理的联想,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四、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从老师角度出发
        1.要关注不同学生之间的不同
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点,对于学生有充分的认识,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实际出发,加强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不同的知识储备,就可以做到进行区别性的教育,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学生安排合适的教学进程和适当的家庭作业。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就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教育中的“一刀切”思想已不再适用。例如,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基础的算法即可。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适当的教育,得到自己水平上应有的发展。同时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应有所侧重,使其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2.爱与智慧是对于老师的内在要求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是敏感的,也是在乎老师对待自己的方式的时候。如果教师全身心投入在教学之中,学生们也能感受到与老师紧密的情感联结,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就可以衍生出教育的智慧,学生的智慧。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用心与爱后,也会更加努力地对于老师有所回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更加愿意与老师进行互动。教师也可以在与学生及时有效的互动和反馈中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案,从而萌发更多更好的教育的方法。教师可以用爱去滋润每一株花苗,不管是开着花的,抑或是只有花骨朵的,都值得老师用心去浇灌和培育。

        结束语:
        高效课堂教学,意味着将更多更大的舞台留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自主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而这些,都需要教师改变旧有的思想观念,同时通过精妙的引导和设计才能实现。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实现了真正的高效课堂教育,才能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学会怎么学知识,让教师和学生在短的时间,空间里获得最大的收益,才能实现师生双赢的良好局面,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愿意学,乐于学,创造性地学,自主性地学,为他们以后成为创新型,综合性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兴光,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北桥,2019.15.013
[2]侯益言,高中数学教师对后进生的关注[J].中外交流,2019,000,002
[3]廖鸿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东南西北:教育,2013,013,0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