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渗透于高中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郑彩珍
[导读] 在高中教育阶段,学校的职责不仅是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包括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让学生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应用所学知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   郑彩珍  517400

摘要:在高中教育阶段,学校的职责不仅是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包括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让学生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应用所学知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高中生年龄正处于叛逆期,自主意识强,教师如果采取传统的德育方法,效果不明显,为了优化教育成效,应该将德育渗透整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数学是重点学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的德育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理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让其自主自觉地践行道德标准。
关键词:德育 渗透 高中数学课堂
        引言:在新课程下,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课改主题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普及,旨在促进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与良好学科品质的同步发展,使他们可以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同样蕴含着许多非常重要的德育素材。但是当前教学却没有强化德育理念的渗透,只注重学科知识与方法教学,不符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加快德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势在必行。
        一、利用数学故事展开德育
        高中数学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复杂,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教师应做好课堂导入,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传授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史有数千年,每一个数学知识点、每一条数学规律的背后,都隐藏着很多故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讲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相关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勾股定理,最早记载于公元前三千年的古巴比伦书籍中,而且这个公式有约400种证明方法,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相关的证明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去思考这个定理的证明方法,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树立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精神。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渗透德育理念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体,也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路径。例如,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期间,可以抛弃完全依赖于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灵活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由师生或生生开展有效互动沟通和交流,使他们一同在深入讨论和有效思考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求解思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当学生在课堂上陷入解题困境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陈景润、华罗庚等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在数学求知路上始终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向这些名人学习,培养他们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优秀科研品质与态度。



        三、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进行德育渗透,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立德树人是理论和实践共存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情感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示范来进行德育渗透,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其实评判教师是否优秀,不能单一地看其的教学水平是否过硬,更重要的是看师德和职业素养。教师平易近人,学生才不会产生畏惧心理,这样才有助于师生距离的拉近,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当学生崇拜或者欣赏教师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模仿和学习。反之,如果教师不能够让学生信服,无论他的教学水平有多高,都未必能让学生听从。尤其是高中生处于叛逆期,如果教师不能够让学生喜欢自己,就容易触发学生的逆鳞,甚至导致有的学生不配合教师的工作,从而影响教学质量。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言:“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行为作风和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言谈举止,是渗透德育的最佳途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充当领头羊,发挥示范作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应该热爱自身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认真钻研专业知识,保持较高的教研水平,在课堂上规范穿着,整体形象阳光积极,教导学生时态度严厉而和蔼,与学生真诚相处。
        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有效渗透德育理念
        为了进一步提升德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效果,教师还要注意抓住学生在课外的学习或玩耍机会,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创设一些能够调动他们参与热情的德育实践活动。例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保险、天气与彩票等一些贴近高中生生活实际的实例引入到数学课堂中,然后组织班级学生开展模拟活动,使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和体验随机事件的出现情况,这样可以更好地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提升他们的整体学习效果。又或者可以指导高中生通过社区(社会)调查、上网搜索或课外阅读等途径收集必要的学习资料,并鼓励他们动脑思考如何设计应用题。这些多样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智力,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求解能力,尤其是有利于促使他们在开展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受到美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结束语
        德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影响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上的认知及行为的活动,德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德育不被学校及家庭重视,这导致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养偏低,未成年人犯罪率明显提升。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应该提升对于德育的重视度,将德育元素融入校园,将德育贯彻落实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整合德育元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得到提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袁源.让德育渗透于高中数学课堂[J].中学数学,2021(01):87-88.
[2]胡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策略的思考[J].吉林教育,2021(Z1):24-25.
[3]洪郑.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的要点[J].清风,2020(24):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