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分公司水电厂 陕西省西安市 7102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及经济水平实现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影响,国有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滞后性,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在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对现有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结合时代兼并发展。
关键词:国企;经济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必要性
一、国企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1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当下市场经济发展情况较为复杂,各类企业的形式也趋向多样化,因此对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很容易造成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混乱。因此财务预算管理的出现保障了企业未来工作规划的合理预期,有效规避风险和采取措施合理经营,最终实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科学管理”的目标。
1.2财务指标监管经营活动
财务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就要求企业对所有的经济性活动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方案,其中每个计划都要包含具体的执行步骤和评价系统,最终以各个财务指标来评价其完成情况和成果,从而保证预算的及时性和高效性。用预先控制的方法能有效避免企业部分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对所有管理者、员工和部门业绩进行考核打分,以此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1.3协同各部门工作顺利开展
国企部门之间的分工明确,所有员工各司其职,对个人分工明细和制度都进行了权责划分,让各部门拥有权力的同时又要承担责任义务。各个部门不仅仅参与到财务预算中,更是整个预算管理过程的监督者,要按照规定接受应有的监管和评价,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会需要其他部门的写作。因此,国企开展财务预算编制工作非常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划清权责的同时又互相协调,整体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2.1财务预算缺乏有效规划
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缺乏编制规划和系统推进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战略发展的目标。任何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都会进行资产和经营性的投资,有的效益较好的企业还会跨行业进行投资,像几年来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行业等,这是企业视经营情况进行的扩大收益的行为。但有的企业不做相应预算编制和科学规划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市场调研,只是一味地跟风。投资的盲目性,很容易为企业经营带来风险,导致因企业投资失败影响正常的业务扩展。
2.2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指导
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改革已经完成,其他方面的改革还较为缓慢,财务预算管理中科学化的欠缺,很容易导致企业向只重产量而不重质量的方向发展。在企业整体管理中由于财务预算的科学化管理不够,投入产出严重扭曲,为了以规模化生产促效益提高而盲目扩大生产计划。不仅效益和利润达不到预期,还会导致生产机械和人员劳力等资源的浪费。还有的国有企业不切实际的投资楼堂宾馆等非生产性项目,投资前又不进行市场预测,导致投资规模大而效益小的现象发生。
2.3对预算的有效监管不够
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对下属单位的预算管理缺乏监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与下属单位组成利益共同体,在下属单位财务预算中往往只给支持而放弃监督。下属企业在财务预算是不进行科学规划,预算管理目标不明确,认为瞒报误报以及扩大上报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发展。
三、国企经济管理中财务预算管理的优化建议
3.1优化预算编制方案
国有企业需要明确财务预算管理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经济发展形势要求,完善预算编制方案,让财务预算管理融合经济形势发展。首先,需要对企业各项经济支出进行界定,对现有预算数额适当更改,实现预算规划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并且,根据国有企业当前项目支出情况和类型,强化执行预算审核管理,给企业长期预算管理奠定基础。其次,加强各部门之间交流沟通,结合市场发展和部门预算管理目标结果,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的预算管理方案,把预算管理融入到企业战略规划中,保证财务预算和战略目标的统一性,促进国有企业战略目标快速实现。
3.2明晰财务预算流程
预算管理流程作为明确各个环节各个目标的过程,财务预算管理需要在各个部门的配合下,设定可行性预算管理目标,保障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应结合财务管理要求,设定收入预算目标。通过收入预算明确材料、人工费用,合理预测产出和投放比例。支出预算往往建立于产出基础上,两者之间比例合理,能够带动企业效益的提升。收入预算即是企业利润管理,所以对收入预算流程优化处理是非常必要的。财务部门应肩负相应的职责,严格审核预算管理内容,把好质量关,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提升国有企业财务工作水平。
3.3强化财务预算的监管
加强财务预算监管,是防止非生产性支出和盲目支出现象出现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应该强化预算监管,对企业各项支出进行监督和控制。在构建监督管理体系过程中,应根据国家政策标准进行,通过预算资金管理,提升企业资金应用效率,保证预算管理目标顺利完成。此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应结合时代发展,做好财务管理改革工作,把现代化技术引入到财务预算管理中,提升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便于实现对财务预算管理过程监督管理,获取各种财务信息,给企业发展决策制定提供数据参考。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国有企业需要强化项目运营水平,让其在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通过把信息技术和财务预算管理充分融合,能够确保国有企业预算指标高效实现,优化预算管理系统,实现各项预算指标专业化。因为操作方式的改变,让信息处理更加专业,有效提升项目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让相关数据得到应用和认可,给国有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3.4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便于促进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从目前情况来说,部分国有企业依旧缺少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使得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在于财务预算管理知识存在不明确性,受到国有企业运营环境和技术等因素影响。所以,国有企业在建设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过程中,应该适当提升财务预算管理地位。只有强化各部门思想意识,才能给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构建提供条件。
四、结语
国有企业要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明确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通过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基础环境、加强预算执行并提升预算执行效率、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等方式优化国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总而言之,高质量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够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协助企业加快实现战略目标,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对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以及价值最大化都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安淑名.国企经济管理中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科技,2016,25(03):141-142.
[2]王文义.国企经济管理中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9):208.
[3]彭新刚.国企经济管理中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