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张成茹
[导读] 近几年,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数学游戏受到了广大教育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张成茹
       响水县大有中心小学     江苏省盐城市     224600

       摘要:近几年,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数学游戏受到了广大教育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关于数学游戏的实践研究也日益增加。在小学低年级运用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快乐地学习数学,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如何有效地运用数学游戏,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
引言
       在组织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如果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很容易使学生难以适应小学数学学习,无法夯实数学学习基础,影响后续学习发展。所以,在实施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立足现有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需要,教师要重视游戏,联系教学需要,挖掘多种多样的游戏资源,应用多样方式展现游戏资源,将游戏融入数学课堂上,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驱动学生通过体验游戏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1、小学数学教学要求
       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理念就要求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和实践中来,以此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认知和学习。在有效教学背景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主动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前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所以教学工作者要充分了解有效教学背景下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数学知识是一门工具性、生活性的学科。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运用和实践数学知识,这是有效教学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所以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地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实践,这是有效教学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进一步凸显出数学的工具性,培养学生有效教学。
2、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数学游戏的建议
       2.1、灵活使用多媒体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借助趣味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时可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上展示趣味性的图片或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小学都已经配备了电子白板如希沃白板,此类电子白板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而且中间也设置了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游戏,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地使用电子白板。数学教师让学生参与电子白板中的趣味数学游戏,在课上可让学生共同参与电子白板中的“比大小数字游戏”。“比大小数字游戏”指的是屏幕上会出现一对又一对的数字,学生要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判断这一对数字中哪一个数字更大,将它们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学生在使用多媒体参与比大小数字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够打牢数学知识基础,又能够锻炼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思维敏捷性,充分借助多媒体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2.2、创设游戏教学情境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进行游戏情境的创设,是符合小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的,更有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众所周知,小学生天性贪玩好动,在课堂上很难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注意力的集中,而游戏对于他们来说有着致命吸引力,没有哪个小孩子是抗拒游戏活动的,因此,在课堂上创设游戏情境会给学生带来新鲜的感受,更加容易吸引学生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充分抓住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和游戏情境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缩短学生和数学的距离,给学生建设良好学习环境。除此以外,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还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获取新知,全面彰显寓教于乐的教学价值。

例如,进行《3的倍数》教学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就可带领学生开展一个小游戏,即请一位同学随意报几个数字,由教师和其他学生来判断该同学所报数字是否是3的倍数,教师只能口算,学生可以采取笔算的方式,也可以选择用计算器计算。通过这个游戏,使很多学生都发现了不管这个数多大,教师都能快速且准确地判断其是否是3的倍数,联想自己学过的知识,学生们产生一个疑问:“3的倍数有着怎样的特点?”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2的倍数和5的倍数,所以有学生认为,只要个位数是3、6、9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然而在教师进行实际验证后,立马推翻了这一结论,此时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烈,纷纷想要一探究竟。这时教师就可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引导,带领其探究是3的倍数的数字间有着哪些相似点。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彰显出游戏情境的魅力,借助于一个小游戏,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其产生认知冲突,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2.3、丰富教学评价形式
       新课标强调了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多元化。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的学习任务并不重,知识点也相对简单,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作业评价。而当数学游戏融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在游戏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形成性评价或鼓励性评价,在游戏结束后给予学生总结性评价,为学生在游戏中的种种表现做出点评,指出不足和优点。例如,在教学“2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普遍使用了扑克牌和数字卡片开展游戏教学。有的学生玩得慢、正确率高,教师可以鼓励其加快速度;有的学生玩得快、正确率低,教师可以提醒其看清数字、仔细计算;还有的学生玩得慢、正确率低,玩几次就不乐意了,遇到这类事情,教师应该及时评价和积极鼓励学生,辅助其进行计算,同时要进行挫折教育:错误并不可怕,找到错误的原因,坚持下去,就能玩得又快又好。所以,将数学游戏融入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能够丰富教师的多元评价。
       2.4、讲解新知,游戏体验
       讲解新知,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知识是对数学现象的概括,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透过数学现象,探寻数学规律,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同时锻炼数学探究能力。这一要求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理念不谋而合。陶行知先生在“做中学”理念中呼吁教师创设多种多样的实践性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取学习乐趣,理解学习内容。基于此,笔者在实施小学数学新知讲解活动的时候,会创设数学游戏,驱动学生切身体验。以“认识时间”为例,在参与这节课的过程中,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学会记录时刻的方法。这些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抽象复杂,难以掌握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忽视数学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机械地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很容易加重学生的理解负担,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为了解决此问题,在实施新知讲解活动的时候,笔者创设了动手操作游戏活动,要求学生制作钟表。具体地,笔者在实施新知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为学生展现了一个钟表,要求学生观察这个钟表有什么特点。立足学生的观察所得,笔者对钟表进行讲述,使他们整体地认知钟表。接着,笔者鼓励学生自主地利用手中的纸张和铅笔,制作钟表。
结束语
       数学游戏化教学是教师组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必然选择。在实施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从教材、生活中挖掘多种多样的游戏资源,应用多样方式将这些游戏资源展现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理解新知,使学生通过体验游戏,夯实数学学习基础,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为今后有效地学习数学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郭盛波.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09):82-83.
[2]王焱珍.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03):140.
[3]谭洁.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54-155.
[4]孙香丽.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J].考试周刊,2018(91):86.
[5]陈燕,成月芳.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研究:回眸与反思[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18(03):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