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3期   作者:张玉红
[导读]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学的热门话题,只要有教学活动,就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是教学永恒的教育主题,本文笔者从自身教学情况出发,主要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张玉红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沐溪小学  四川 乐山  614500)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学的热门话题,只要有教学活动,就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是教学永恒的教育主题,本文笔者从自身教学情况出发,主要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1)03-026-01
        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自己班级的学生情况,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法,用最短地时间、最少的精力,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教育意义,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课堂知识的探究中,促使学生自主地研究、发现数学知识,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开展趣味性的生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中包含着无比丰富的生活信息和资源,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对此进行全面地发掘,提取对学生有帮助的教学内容,以此为落脚点,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课堂教学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反映出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求,从而最大程度地点燃学生学习兴趣。是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那么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无法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经验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故事、游戏或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教材中,关于比较大小问题教师可以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家里都有什么电器啊学生会回答电视、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等。此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每个电器的价格是多少学生会回答对应电器的价格,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说出哪个电器最贵哪个电器最便宜,或者按照从最贵的到最便宜的进行排列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而且学习效果也会很好。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走进课堂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使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情境设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情境创设的目的要明确,同时情境的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此外,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情境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虽然数学主要是与数字打交道,但是与我们的生活也紧密相关。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与生活紧密相关。第二,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问无疑是一种比较方便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问,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演示法,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讲授法仍然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比较准确地掌握课堂动向,缺点就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人认为讲授法就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其实不然,讲授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但前提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一定具有启发性。除此之外,问答法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了解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关键在于课程内容。比如在讲解图形时,教师最好运用演示法和提问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图形有一个准确而感性的认识。而代数的学习就需要以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好大量知识。比如说在学习“小数的乘除法“等内容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因为这部分内容本身就是抽象的,所以教师应该以启发式的语言与方式讲解这部分内容,进而促进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学习。
  四、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真正引入到课程知识的学习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切实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促使评价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心理。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出现两种状况:第一,评价的方式过于简单,无法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忽略学生探究热情的激发。第二,评价内容偏颇,不少教师在评价中仅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唯一衡量对象,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等因素的评价,这对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发以及存在問题的矫正都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对此,教师需要作出针对性的调整。首先,教师需要拓展教学评价的主体,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自评与互评,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展开评价,从而帮助教师整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在具体的评价中,教师还要转变那种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引入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中的态度、方法等内容展开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与矫正作用。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真实的,丰富多彩的,充满智慧和挑战的,它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定的轨道行进。教师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读懂、吃透教材,准确地把握好知识的生长点、找准重难点,用足够的教学机智,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瑞林.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速读(中旬),2016(12):230.
        [2]刘岩,丁万兴.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作文教学研究,2015(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