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600331970****XXXX
摘要:苗木管理工作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来说是不容忽视的,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性和配合度,让施工更加有序、顺畅,提升苗木的成活率。绿化苗木栽植及其管护技术也被提高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何通过施肥,进一步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减少补植,增强苗木生命力,这将对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水平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苗木;施肥技术
引言:
在苗木种植前需要结合施工地点的真实状况选择苗木的种类,考察土壤中的相关成分与 pH 值,使其能够达到苗木栽种对土壤的要求,也为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通常情况下,碱性较强的土壤和受过污染的土壤是不能用于苗木种植的,会给苗木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很容易出现夭折、枯萎的现象,增加了苗木死亡的概率和管理难度。这就需要运用有机肥料对土壤进行调控,使其能够达到苗木种植的需求。
1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1.1施工地点分散
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应用于景观园林、城市广场与公园中,是城市建设中的基础配套工程,施工地点不固定且较为分散,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周边施工及人为破坏的影响,增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
1.2艺术性
园林绿化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涉及众多学科,如植物学、建筑学、生态学、美学等。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融合,对色彩搭配、城市特色、地形地貌、季节气候都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和探究,同时要了解现代艺术元素和民众的审美,以确保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换言之,园林绿化施工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
1.3经济性
在确保园林绿化具有艺术性的同时,也要具有经济性,不能一味地追求美感而运用经济价值极低的苗木,这也不符合节约理念。因此,在能够达到施工品质的基础上,要将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1.4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苗木的养护工作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其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但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长久性和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在完成苗木栽种后,定期对其进行浇灌、施肥、防虫害、防寒等处理,同时要做好保洁工作,这样不仅能让苗木健康地生长,而且还能提升园林的美观性和观赏性。
1.5综合性
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不是只体现在一个方面,在设计建设方案时,需要将全部的特点组合来看,并且有机地融合起来,要将苗木的生长特性、土壤的状态、光照时间、空气湿度全部考虑进去,要纵观整个园林绿化的建设目标,才能让设计方案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绿化苗木施肥技术的应用
2.1肥料的选择
肥料的选择分为有机肥料,主要包括沤肥、厩肥、绿肥、畜禽粪便等农家肥以及工厂化生产的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菌剂、微生物有机肥、微生物复合肥等。化学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大量元素肥;硫肥、钙肥、镁肥、硅肥、锌肥、铁肥等中微量元素肥;复合(混)肥和缓控肥料等。其中有机矿物肥料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一种新型的产业,例如泥炭、天然有机矿物质肥、磷酸钾镁肥等。
2.2施肥时期
基肥,基肥施肥时间为苗木定植前施肥。土施追肥可于春秋两季追肥,观花观果绿化苗最好秋季追肥。叶面施肥选择在苗木叶片生长旺盛的5月中旬、6月中旬。施肥为早上8点前或傍晚5点以后时间,傍晚施肥效果最佳,中午前后忌施肥,叶面施肥均匀喷在叶背面或新梢上半部。
2.3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土壤施肥包括基肥和土壤追肥。根外追肥为叶面施肥。尤其是叶面喷施肥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应用,不但可以促进植物叶绿素的形成,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提高,移植苗木光合效率加强,移植园林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和苗木生命活力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底肥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为主,可采用含藻酸钠盐、泥炭和生长激素的有机肥料[1]。绿化苗木移植时,将基肥与挖掘出来的泥土混匀,再根据土球高度,回填树穴底部植土,直至穴深与土球高度相符。追肥以微生物有机肥和速效性化学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氢钾为主。按单株土壤施肥,采用树冠两侧挖沟施肥,沟深10~20cm。施肥后及时适量灌水。叶面施肥用浓度为0.3%尿素溶液进行喷洒追肥;每年7月和8月份,用浓度为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叶面。也可以用功能型叶面肥喷施树木叶片,即每个月采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喷施1次,每株树的用量大约为300mL。
总体看来,绿化苗木施肥切记施肥过多或过于集中,引起根系受害,要保证施肥频率。移植绿化苗施肥遵循前期保活促长,后期控长防冻的原则进行[2]。移植后的绿化苗木,首先用泥碳或含藻酸钠盐等溶液喷洒受损伤的根系,可以减少起苗及输运过程中,绿化苗木水分及营养物的损耗,并且,可以促进受伤根系的恢复。生长后期还起到提高植物抗性的作用。采取叶面喷施肥和土壤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最大程度上保障移植绿化生长发育时期养分需求,使肥料的利用率最大化,促进移植苗的成活率及生长发育。
3园林绿化施工苗木养护管理技术的应用
在园林绿化施工苗木管理中,除了对苗木种植过程的进行管理外,对苗木的养护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忽视养护工作,园林绿化只会短暂地存在,这违背了园林绿化项目开发的本质[3]。因此,要想让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更加长久地开展,就要做好苗木种植后的养护工作,这样不仅能保证园林绿化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体效益,推动了城市的建设和进步,为民众提供了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3.1对病虫害的管理
病虫害是目前为止影响苗木正常生长的最主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刚种植之后,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而且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苗木,病虫害的状况也不同,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运用最科学和最适宜的治理方式,既不对苗木造成伤害,又能够保证处理效果,为苗木创设一个优质的成长环境,做好病虫害的防御工作,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3.2防寒和防灼烧的管理工作
刚刚种植的苗木是非常脆弱的,对土壤环境并不适应,对外界环境和温度较为敏感,根茎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很多地区早晚温差较大,苗木会出现枯萎,甚至死亡的情况,这就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做好防冻和防灼烧的工作,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
3.3加强种植现场的管理工作
一方面,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严格遵从种植标准和操作规范,在种植时,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免苗木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受到损坏,影响成活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性和配合度,从设计环节、准备工作、苗木的种植过程到种植后的养护,都能够高效地衔接起来,每一个环节都能有序进行,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的整体品质和施工水平[4]。此外,还应增强对现场施工的巡查和监督力度,设置更加全面和科学的管理方案,这样不仅能够推动苗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能够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发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对苗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园林绿化施工中的重要前提条件,需要园林管理人员对苗木的管理要点进行详尽的分析,结合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实际状况,选用更加适宜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办法,以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完成施工目标,保障园林绿化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熹,卢娟,唐庆兰,黄光兰,陈莹莹.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花序桉容器苗育苗基质和苗木生长的影响[J].桉树科技,2020,37(04):26-32.
[2]贾永正,杨素素,喻方圆,胡永清,尤巧红.施肥对七叶树苗木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03):116-121.
[3]董凤丽,申景民.绿化苗木栽植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7(14):176.
[4]郑娴.浅议苗木管理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7(0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