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典尚空间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界对装配式建筑有了更高的关注,也因此被极大地推广,这主要是因为该项技术的应用成本较低,技术水平比较高。装配式建筑是提前进行相关配件的配置,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组装,使之形成新的建筑结构。该项技术与传统的施工技术方式相比,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施工成效高,成本低,已经成为很多建筑工程的理想选择,尤其是在环保社会的建设中,更使得装配式建筑施工备受关注,实现了大面积的推广。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将由工厂统一生产的待组装部件,运输到建筑工地进行现场拼建而形成的建筑物。装配建筑方式是我国建筑行业中的重要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物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不同于传统建筑模式具有的耗资巨大、工期长的建造特点,装配式建筑以符合时代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期待的优势受到当代社会建筑行业的青睐。装配式建筑模式的普及,可极大地节约资源,减轻污染,同时解放部分劳动力,促进我国工程管理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国工程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1装配式建筑简析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稳步发展,新型的预制建筑工程模型逐渐出现在城市建设中。此构建模型与传统构建模型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将材料和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处理,混合,浇筑,砌筑等,以形成完整的建筑结构。这种施工方式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过程中工作量较大,需要大量的人员和机械设备,会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工程管理信息化特征明显由于装配式施工中通常使用通用构件安装建设,因此设计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且对所用的构件质量控制效果要求较高。同时,在具体施工中所用构件的信息、施工过程信息以及质量信息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汇总传输和管理,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更高,施工管理更加系统、科学。在当今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社会中,预制建筑项目的建设模式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2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问题
2.1构配件方面
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材料就是构配件,因此构配件质量会直接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行业并没有提出PC构件的统一生产标准,更多是设计单位结合工程情况计算出构件参数。但部分生产商质控管理不严格,导致所生产的PC构件质量不一。同时,PC构件在完成后统一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如果出现了挤压、碰撞等情况,会影响PC构件正常使用。再者,在工程管理中没有对PC构件验收,部分质量不达标的PC构件进入现场被使用,增加了工程施工质量隐患。
2.2工艺管理方面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核心是构件和半成品拼装,因此应重点对装配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管控。但不同管理人员对设计方案不熟悉,没有掌握装配工艺要点,无法发挥现场技术指导作用,管理工作也流于形式,无法发挥管理工作的价值。如在构件吊装中,PC构件重量较大,绑扎时不够牢固且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造成PC构件坠落事故。
2.3现场管理方面
装配式建筑材料质量主要是由供应商掌控,但施工管理依然是由建设方控制。大部分装配式建筑施工周期比较短,为了确保工程可以在合同要求范围内完成施工,管理人员非常注重装配效率,忽视了质量管控工作,错误认为PC构件生产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唯一因素,忽视装配工艺技术。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对装配式建筑认知不足,采用现浇建筑的工程管理办法,注重理论性管理,缺乏实践,无法提供现场指导,导致施工现场资源调配不合理,错装、漏装问题频繁出现,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3.1做好部件的检查、防护工作
面对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限的问题,装配部件生产工厂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提高生产部件的质量与效率。在部件出厂时也应做好质量检测,确保构件质量达标。
同时,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二次包装易腐蚀生锈的材料,增强防护,确保装配构件不会在出厂后发生损耗并耽误施工进度、增加材料成本。建筑施工队也应积极推动建筑技术革新,提高建筑速率和美观程度,使装配式建筑效果更符合居民心理预期。同时,可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建立具有装配式建筑建造资格的企业名录,使市场对建筑行业进行资源配置,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推进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全面升级。
3.2严格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
首先,做好现场组装管理工作。现场组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设计与施工单位根据建筑工程的特色,周围的环境特点等多种因素,科学地制定施工设计方案,控制好组装装配的难度,减少繁琐的施工环节,以此来保证整个组装装配施工的效果和建筑结构的安全。同时,还需要做好装配式建筑质量与监督体系的构件,严格验收与管理工作,促进验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次,做好工程预配制管理工作。装配式建筑施工是在工厂中对相关的预配件进行集约化设计的,之后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施工,对于施工技术人员的技能及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对施工重难点问题进行精准地掌控,重点提升技术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可以很好地控制施工返修问题的出现,以此来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果。最后,严格预配件出厂前的管理工作。在预配件出厂之前必须做好严格地检查工作,检查配件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认证标准,在质量认证合格之后进行验收。在构件运输上,要考虑到运输体积、距离等多种因素,据此来制定较为完善的运输与构件配置方案。在预配件出厂之前还要对具体的磨损情况进行检验,对重点部位进行保护,在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应该放在科学的位置上进行保护,做好质量保障工作。
3.3完善管理体系
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结合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构建符合建筑工程要求的施工管理体系。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监管体系,如完善装配式建筑审批流程、建立全过程监管体系等;管理中还应配套完善的构件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保证到场构配件质量,避免质量隐患,从而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使用标准。
3.4国家与高校相联合,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高校建筑专业的学生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新鲜血液,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能起到强大的推进作用。高校应将装配式建筑理论和实践引入课堂,增加研究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课题。高校也应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带领建筑专业学生参观装配式施工现场,使学生直观感受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在培养学生对装配式建筑的兴趣的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将学生打造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技术性人才。建筑企业内部也应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鼓励员工开展现代化技术研究,对表现突出或发明新技术的优秀员工予以适当物质奖励,以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和生产积极性,培育出一支具有优秀装配能力的施工队伍。
结语
综上所述,相比现浇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具有效率高、资源投入少、精度高等优势。但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行业规范标准还不够完善,施工管理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不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因此,针对施工管理现存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案,加强细节掌控,同时注重提升施工质量、效率,这样才能够更好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效益,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肖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5):44-45.
[2]李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20(7):282-283.
[3]张玉林,董知恩,赵鑫鑫,等.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及难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84.
[4]刘磊.装配式建筑综合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44-45.
[5]余朝浪.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20(22):226.
[6]许晓良.装配式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方法[J].中国房地产业,2020(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