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探讨 马冠聪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马冠聪
[导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公路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
        聊城市传朋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4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公路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工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规范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应用在施工工程中,确保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平稳进行,以及公路工程在建设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引言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路路基路面稳定性,接下来对路基基底处理压实技术做论述,详情如下。
        1公路路基路面稳定性
        科学合理的应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各项措施,保证路面的压实工作做到位,尤其要做好施工接头处、路基路面与结构物的接头处的压实工作,以及不同的填筑材料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压实工艺和压实机具,在保证路基路面的压实度的同时保证其压实度基本一致,从而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得公路拥有更好的整体性。对于不同的施工单位来说,在路基路面的施工中的压实工作中采用的工艺和使用的机具可能不太一样,但都必须保证路基路面的压实度及压实度的一致性,使得路基路面的强度和整体性都能得到保证。如果公路的压实工作做的马马虎虎,压实度及其一致性都得不到保证,那么在未来公路投入使用时,就会使得公路的稳定性有很多不稳定的未知因素,埋下安全隐患。
        2路基基底处理压实技术
        2.1施工前的材料、技术和设备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路基基底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应落实到位,例如填土和压实等所需的施工环境应准备到位,施工区域内的杂草或是障碍物应予以清除。使用的材料应达到既定的使用标准以及国家的通行要求,砂土和粘土等基于路基的填充应安排到位,塑性等的测试和试验务必要予以精细严格地进行,以确保具体操作的稳定高效。另外,施工所需的挖掘机和推土机等设备也应提前检测,并将其部署到施工区域。
        2.2不同横坡的基底处理技术
        (1)当横面坡度低于1∶5时,路堤的填筑可直接进行,但应采用沁水挡墙对路基加强防护。(2)当横面坡度处在1∶5~2∶2.5之间时,应在自然地面挖出不小于2m的台阶,而如果基底覆盖层较薄的话,则应在清除覆盖层之后再具体实施。(3)当横面坡度大于1∶2.5时,则应做好路基整体基底与下层滑动的稳定性检算,以确保具体操作时有关参数的达标。不达标的基底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对其采取支护。因植物对土壤固结以及防范水土流失效果显著,因此将其作用于路基边坡的防护设计比较适宜。以下是植物支护中几种常见的方式。①骨架植物防护主要适用于土质松软且风化严重的岩石边坡,通过这样的防护,能够有效防范边坡因雨水侵蚀而产生的沟槽,以起到对风化土质的稳固;②空心块植物防护在彻底风化的岩石路基边坡比较适用,其通常采用六边形的混凝土预制空心块,以对边坡实施防护,进而在将边坡分割成小块的基础上防范雨水等的侵蚀。总的来看,此类防护设计不仅便捷美观,且能够达到较为稳定坚实的防护效果;③锚杆混凝土框架植草防护对于存在不良结构面且未受风化破碎的岩石边坡有显著效果,同时对于防范边坡的外力破坏也有着突出的表现,因其易于构造且能达到绿化美观的效果,因此其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3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
        为尽量减少路基沉降,保证路基、路面强度与结构稳定,必须严格选用路基填料、控制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一致。结合本项目特点,尽量利用路基挖方作为填料,减少路基废方占压土地,利于环境保护。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对填料的CBR值低于规范要求时,路床范围采用换填碎石或灰土的方法改善土性,提高强度。
        2.4基层、底基层设计
        1)水泥。水泥选择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其等级控制在P•O52.5级。针对散装水泥,制备完成后需要存放7天以上,同时进罐时的温度≤60℃。2)碎石。碎石压碎值<30%,根据粗集料10~30mm、5~10mm,细集料0~5mm进行三级配料,料场方孔筛的筛孔分别是32、12、7mm。3)水。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选择基层、底基层材料拌和与养护用水。4)混合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其中水泥稳定类碎石(基层)最大粒径≤19m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最大粒径≤26.5mm。为减少路面开裂,粒径<4.75mm颗粒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下选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5冲击式压路机在路基压实施工中的应用
        冲击压实技术具有连续滚动冲击、非圆形和大功率的特点,在20世纪由南非Aubrey Berrange公司研发,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开始被大范围推广。自1995年,冲击式压路机正式引入我国,相比传统的压路机,该设备最大的特征是具有非圆形的冲击轮外形,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压路机行驶更为平稳,而且能耗较低。外形设计包括三边形、四边形和五边形,冲击轮可以有1个也可以有2个,分别称为单轮冲击式压路机和双轮冲击式压路机,常见的牵引方式有2种:拖式和自行式。冲击式压路机的动力来源分为3个方面:冲击轮转动的动能、冲击轮重心位置提升所蓄的势能和冲击轮在滚动时克服土体发生形变所产生的功。首先,冲击式压路机要先从路基一侧的边缘向中心行驶,行驶到中点位置后沿着道路中心方向朝起点行使,到达起点后转动方向沿着路基边侧行使。另外,牵引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前进方向要和冲击式压路机行驶方向一致,而且要与其压实轮的轮迹重叠,重叠宽度要在1/3轮宽以上,确保弧形轮中间位置可以被碾压到,根据这种方式,循环往复。冲击式压路机的轮迹达到路基另一侧边缘后,此时已经完成第一次冲碾。由于压实轮弧形的结构特征,第一次冲击碾压结束后,仍然有一部分路基没有被碾压到,所以,为了将所有工作面进行冲碾,需要开始第二遍、第三遍……第五遍冲碾时,基本将所有工作面冲碾完成,这时可以停止冲碾操作,进行下一步路基的高程检测和压实度检测。其次,恢复所有测点,保障准确率,同时对其高程进行测量,并对第五次冲碾时的高程数据进行记录。因为路基上层土体经过冲碾后已经较为松散,因此,检测其压实度时,要挖掘一定厚度的土体,确保检测结果真实有效,之后使用常规的检测方式进行测量,并对第五遍冲碾时路基的压实度情况进行记录。最后,完成冲碾工作的最后环节,反复冲碾10遍、15遍、20遍和25遍,并将冲碾后的压实度和高程进行整理分析,绘制成表格,为日后分析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结语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的压实工作又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公路路基路面获得较好的压实度,公路不仅方便了人们出行,使得城市的交通压力得以缓解,能够更加快速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公路路基路面压实工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我们必须对施工单位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的稳固性,为人们安全出行保驾护航。施工单位在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完善施工工序,改进施工技术,在未来的公路建设中可以根据这些实践经验更好地、更快地完成公路建设。
        参考文献:
        [1]秦俭.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4):131+133.
        [2]杨新增.刍议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9,26(6):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