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措施 汪明杰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汪明杰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迅猛增长,建筑业正处于稳定上升发展趋势,开启了工程施工尤其是混凝土施工发展的新篇章。
        浙江禹鑫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桐庐  315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迅猛增长,建筑业正处于稳定上升发展趋势,开启了工程施工尤其是混凝土施工发展的新篇章。一直以来,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未得到充分重视,既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也损害了参建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质量上的安全隐患。开展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从根源消除建筑工程的各项隐患,是确保建筑工程正常、安全建设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成因
        1.1温度影响
        在一般的情况下,周围的环境,尤其是温度的变化,会给施工现场的大部分材料都带来一些影响。因此,温度的变化也会给混凝土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即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膨胀现象,而当温度下降时,物体又会出现收缩的现象。因此在一天当中,如果昼夜温差或一段时间内的温差过大,那么混凝土的内在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建筑项目进行施工的时候,一般都是由混凝土包裹钢筋材料的。但是钢筋材料的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相比十分大,在外界环境中同时经受同等温差,钢筋材料的膨胀程度会大于混凝土的膨胀程度,这就导致了混凝土会被渐渐拉伸,最终产生裂缝。
        除此之外,混凝土发生的水化作用,使得内部温度产生变化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水与水泥进行混合会释放出热量,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此进行注意。并且一般混凝土材料两面所接触的材料是不相同的,这就导致了混凝土两面硬化的速度也是不同的。最后,混凝土两面的温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考建筑内部较近的混凝土的热量不容易释放,而外侧的则较容易释放热量,因此内侧可能会出现持续膨胀的情况,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1.2材料质量影响与配比影响
        混凝土材料是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因此,如果相关的施工人员没能够在调配混凝土的过程中使用质量合格的材料,或者在调配过程当中没有按照合理的比例、顺序调配各种材料,那么混凝土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而质量不过关的混凝土就会非常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人员、施工小组为了节省原材料的费用,选择使用劣质、强度低但价格低廉的产品,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虽然这种行为为施工队伍节省了原材料费用,但造成的后果是十分恶劣的。
        1.3施工环节的影响
        在考虑了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之后,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那就是施工过程当中有不当的举措。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在施工过程当中,如果现场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指定的工序施工,或者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图上的指示施工,又或者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正确的施工工艺顺序进行施工,都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除此之外,在浇筑混凝土完成之后,相关的操作人员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养护过程当中态度不严谨也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最终导致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有许多施工人员对施工环节并不在意,没有意识到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对裂缝现象所需要采取的举措也不是十分熟悉,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出现。
        2  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对策
        2.1有效改善建设项目的结构设计
        要想有效地减少建设项目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可以通过改善建设项目的结构设计来实现。例如,可以在建筑设计中选择中强度和低强度混凝土材料,以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在建筑中,增加顶盖表面钢筋的数量也会增加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通过有效的改进设计计划,来阻止裂缝产生。


        2.2合理的温度控制
        施工地区如果早晚温差值较大,易导致冷热交替现象,对混凝土建筑影响较大。甚至室内外温差也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因此在混凝土浇捣施工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混凝土施工采取对策,防止温度引起的裂缝,避免搅拌施工对固化土的负面影响。相关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高温天气,在此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利用墙体厚度来减小室内外温差。在浇筑工作中,还可以采取降低浇筑温度的方法,使混凝土内部更好的释放温度,内外部温度平衡,为施工创造更好的条件。如果温度比较高,也可以采用有效的喷涂或遮光方法降低物料的温度,然后用冷凝管等设备进行浇注。温度波动较大或较小,都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
        2.3加强对混凝土原料的控制
        在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当骨料的吸水率较高时,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泡沫,并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提高集料级配,在混凝土中加入超塑性材料或粉煤灰,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掺量。通过向固化的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水,能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此外,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高效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和抗聚合物性能并减少裂缝。在规划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考虑施工水平、浇筑过程和结构的实际情况。设计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科学合理地调整混凝土配料,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2.4进行混凝土检查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当可能会引起混凝土强度不足。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应材料配比问题出现裂缝,建筑公司需要增加对混凝土材料检测的次数,有必要在搅拌混凝土使用之前对其进行试件的取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抗压试验。该试块可以保留用于抗压强度测试,以检查混凝土质量。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选定的混凝土构件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抗冻性和密度试验。此外,承包商应要求供应商提交一份质检报告,以验证水泥的质量,并进行随机检查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
        2.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施工监督
        为了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建筑公司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的监测。一方面,现场操作人员需要准确确定混凝土浇筑的用量、振动浇注时间、混凝土运输时间、施工间隙和间隔等。如果浇筑时混凝土本身正在渗出,承包商应立即在混凝土表面上进行压力抹灰工艺。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冲击性和刚性,建筑公司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放置垫板以适当分散应力。
        2.6有效管控混凝土的硬化过程
        在混凝土建筑中,保温隔热措施在减少混凝土裂缝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承包商应有效地减小混凝土块之间的温度差、缩小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并限制混凝土硬化时混凝土块上的应力。热应力的降低和温度的降低在混凝土的应力松弛和提高强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及时发现问题,预防质量安全隐患,能大大提升建筑工程工作效率,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双重价值。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研究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治理,不仅要增强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意识,还要充分应用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促进该项工作的广泛应用和发展,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斌阳.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门窗,2019(24):37-38.
        [2]叶伟.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门窗,2019(23):47+50.
        [3]杨健.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门窗,2019(23):45-46.
        [4]陈漫群.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四川建材,2019,45(12):7-8.
        [5]邢红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9(34):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