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彰显古文教学魅力------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起点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官学龙
[导读] 文言文起点教学的现状大多是:教师主讲面面俱到疲惫
        官学龙
        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江苏 无锡)214000
        [摘要]文言文起点教学的现状大多是:教师主讲面面俱到疲惫,学生笔记硬背乏味枯燥太累。要改变这一惯习,就要在常规教学基础上,教师以文化底蕴来灵动厚重课堂增强文言教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唤醒其主体意识,多途径多样化参与古文学习培养文言语感,让文言文起点教学富有成效,让文言文课堂教学因凸显学生主体,学生积极参与而“生”机盎然。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教师惯习 主体意识 学习趣味
        文言文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漪老师形象地称之为“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可见,激发学生兴趣,搞好文言文起点教学,对于学生走进历史,了解、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一、文言文起点教与学成为难题的原因分析
        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分析,中小学教师大多习惯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读——释——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语文教师不相信学生,采用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体现了语文教师的一种轻视学生或无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这一教师惯习。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备课时淘神费力弄清楚每个字、词义,课上逐字逐句主持讲解字词句义,之后师生再用时间给予归类整理、组合辨析,最后默写巩固作业测试。在这套模式中,教师主观上多认为中小学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根底浅,没有学习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基础。
        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还与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关。相对于文言文,处于义务教育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更喜欢阅读类似童话般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看书阅读倾向于图画阅读模式,如迷恋于动画漫画作品。他们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也不够深入。也很少接触令其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文言材料。初一接触文言文,面对陌生语言,就极易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厌倦心理,如果教师拘于已有有教学惯习,教学模式又比较单一,不注重调动他们情绪,创设愉悦的氛围,用学生的“趣”去发拥文本的“趣”,不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境。
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彰显文言文教学魅力
        (一)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动手查阅工具书,讨论甄别文言字词语境义,培养动手动口学习文言文的好习惯
        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高年级就开始接触文言文了,只不过文本多为形式短小、内容较为浅显的写人叙事类文章,初中阶段在此基础上有所深入但仍然较为浅显。在这些文章后面还附有很多注解来帮助学生理解句意。因此,这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以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为主。若教师乐见学生讨论学习,也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讨论,那么学生的学习欲望将被激发,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联系实际“死去活来”,消除学生与文言文字词义的理解隔阂,活学活用
        在的古文字词的学习中,教师伺机点拨促使学生展开相关联想或组词,联系这些身边“熟客”来延伸认知。如教学《狼》一文时,文中有一句“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提问“去”的意思,学生认为是“前往”,教师点拨学生组词,或联想含有“去”的成语。学生立刻说出了“去世”“掐头去尾”“冬去春来”等词语,随机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意思,于是,文言中的“去”的意思在学生的表述中迎刃而解了,也就不必让教师多费口舌了。
        (三)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不怕犯错误,调动学生探究和解决错误的积极性,在处理“错误”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剖析犯错根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对于文言文初学者而言,错误的理解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充分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调动他们参与纠错的积极性。面对文言文初学者,要在群体主动参与中彰显古文教学魅力。如某教师教授《狼》一文时,断句时故意将“其一犬坐于前”一句分别读成了“其一/犬坐于前”和“其一犬/坐于前”,学生敏锐地捕捉到老师的朗读瑕疵就此勇敢质疑,教师适机挑起矛盾引发争论,鼓励他们讨论按照两种读法在句子翻译上有什么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关注到了“犬”字的用法,在争论中明朗,在朗读中感受到狼的狡猾,领悟到蒲松龄高超的写作技艺。
        (四)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发掘文本材料创设情境,将文本内容口语化立体化,再现文本风姿
        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接触到的文言文,文本多为形式短小、内容相对浅显的写人叙事类文章。如笔者教学《活板》一文前,布置学生用形状规则的橡皮、木头、软泥等材料刻上几个汉字,另外还准备好印泥麻绳垫板等器具,在教学时一边读,一边按文本操作“活字”进行活版印刷,两节课下来,学生对本课学习兴趣非凡没有丝毫懈怠,他们在边读边做中读懂把握住了字句意,也深刻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以及不断改进的智慧与力量。
        (五)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荐读短小浅易文言材料和精彩古白话小说,学生养成课外阅读文言作品的习惯,拓展提高其对文言感知的能力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文本适当加以补充拓展,有多种故事可讲,如背景故事、演义故事、野史轶闻等。如在教学《三峡》可布置学生简介郦道元铮铮风骨;教学《马说》一课可简介韩愈为国为民的一生;《隆中对》我们可以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这些背景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淡化课本教学的内容枯燥。在讲背景故事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六)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挖掘文言文宝藏,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文言词汇来丰富写作,提高其对文言字词的运用掌控能力
        初学文言,学生对文言保持一种天然的新鲜与好奇,心里也存着一种担心学不好试图敬而远之的恐慌。因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要激趣风趣让他们感到有生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也要委屈文言文,让它们放下高雅华美隽秀的身段,让初学者敢于亲近它们。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文言文这座语言宝庫,搜集文中的素材为写作时所用,那不仅能让他们在写作时言而有物,而且还增强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总之,善于挖掘文言文的教学魅力点,让学生进行多样化趣味学习,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彰显出古文教学魅力,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文言文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