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郭志雄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郭志雄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重点研究的内容。
        中建八局(厦门)建设有限公司  厦门  361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重点研究的内容。针对建筑项目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我们要深入分析成因,是管理不到位还是施工技术水平不够优化导致的,分析出相应的原因之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控制,提升房建项目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有效策略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1.1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关系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之间相辅相成。施工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建筑施工作业安全且施工质量达标,质量控制是指建筑本身存在的基础,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占据核心地位。所以,两者在建筑施工中无法互相取代,是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施工管理方式,能够更加规范建筑工程,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通过施工质量控制,能够使施工作业人员工作更安全,即便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也可充分发挥防范与监督的作用。
        1.2施工管理重要作用
        (1)关系企业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管理发挥着核心作用,会对其自身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2)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施工管理的落实能够更好地塑造施工企业的品牌效益,为其提供良好发展平台,特别是投标建设企业对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十分关注,只有科学化管理才能够确保施工质量,而施工管理的不断强化也能够使企业中标概率提高。
        (3)影响建筑施工质量。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能够促进施工的顺利开展,特别是材料的有序堆放与施工阶段的清洁性、美观性,对消防安全十分有利。
        2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鱼龙混杂,招投标制度还不够规范,使得有些施工企业不够重视工程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不够重视。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组件施工项目部时,没有配备专门的质检人员和质检部门,这样就降低了现场的质量监管力度,使得现场的施工质量存在很多隐患。具体来说,当前的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偷工减料现象较重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施工方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可能会忽视工程质量于不顾,对于一些监理单位没有认真检查的施工部位,会进行偷工减料,这样蒙混过关通过验收之后,在后期的使用中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出现偷工减料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方的质量控制意识不强,放任班组自行施工,抛弃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谋求私利,这种行为会严重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2施工技术问题较多
        建筑工程施工包括了多个步骤,当中含有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准备、材料采购、管理储存、施工技术、设备引进等多项,这些环节均需管理者的严苛监督管理,方可令建筑工程质量获得保障,这也足以证明建筑工程建设流程的复杂化。工程施工技术亦是这样。要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必须要重视施工者技术水平的培训和提高,使其技术作业具备规范性、精准性,实现建筑工程的达标和功能的稳定与安全。
        2.3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了控制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在开工前,就要根据建设方的要求和施工图纸制定质量管理目标,然后结合项目的特点细化质量管理目标,围绕质量管理目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是当前大部分企业都跳过了这一步骤,有些项目甚至没有图纸就先开始施工,这样就不能有效的制定质量管理计划,使得施工方的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很好的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3.1整体质量控制目标科学拟定
        建筑工程施工是综合性的工程,各种要素综合作用或干扰,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有总体的科学目标加以规划与部署,起到宏观统筹的积极作用。制定管理大目标,作为中心导向,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做好建筑施工质量大方向的把控。建筑施工公司做好前期调查,收集了解相关的施工信息资料,特别是现有的施工法律法规、政策文书,综合了解建筑施工当地的特殊性、地域特点,结合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和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综合目标体系。
        3.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鉴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材料管理不理想的实际,建立完善的材料监管体系和检查制度,确保材料的购买使用及储存符合相应的规定,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严格把控采购及检查工作,在材料质量性能稳定的情况下,优选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尽可能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要树立“以质量求胜”的发展目标。重点是建筑材料的采购及使用管理,严禁施工管施工中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徇私舞弊、材料浪费等问题。材料管理要立足实际,契合施工特点及施工顺序,提高材料管理工作开展的适用性,也指导做好材料的开入库管理。坚持贯彻落实材料管理的“三重防护”,采购前的质量检查,进场前的质量抽查、使用中的质量检验。反复检查,确保土建工程施工质量。
        3.3强化安全与生态意识教育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教育,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并辅助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要融入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讲座,让员工自觉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风险处理能力。鉴于多数员工对安全教育不重视的问题,引入奖励机制,调动员工安全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安全意识强化的同时,引导员工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这是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当前建筑企业也逐渐走上绿色施工的发展道路。具体到环保施工材料的选择,生态化的施工,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确保生态的平衡和建筑施工质量的“绿色化”。
        3.4健全管理机制并提升管理实效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必须着手做好机制的调整与优化,其一要设置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人员的管理权责,确保每道施工工序有专门的负责人。在发生问题后,可以责任到人,以此激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其二要设置监督管理机制。针对责任人及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不正当的行为,及时处理。其三引入配套的奖罚机制,发挥奖罚机制的杠杆作用,调动人员施工现场管理的积极性,也起到榜样示范的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企业管理氛围。气死要突出管理效率。追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高效率,从前期的目标预设到管理方案的具体部署,有条不紊,有章可循,事无巨细,优化管理。
        3.5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
        鉴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低效化,引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传统现场管理模式的变革,深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施工材料的全过程监管,全方位的动态监控,确保施工现场的有序化、整洁化,让施工现场管理更高效。信息技术的引入与推广要立足实际,特别是对于新兴技术,要切实考虑其可行性,咨询专家并实地考察,继而在电脑模拟软件中进行建模分析,有效避免新技术推广中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有助于建筑施工时效与质量的提升,提升企业本身的口碑效应,提升其市场竞争优势。对于社会来说,稳定的施工质量和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成熟运作的市场环境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必须以目标为导向,以目标为施工管理评价参考,通过大目标的拟定与小目标的实施再到目标管理的制约、管理效果的评价等,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陈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24):148-149.
        [2]胡道敏.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