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刘利娜1 段明霞2 刘文鑫3 王胜利2
[导读] 摘要:石油自始至终是支撑工业建设和能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
        1、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陕西西安  710200;
        2、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陕西榆林  719000;
        3、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  陕西榆林  718616
        摘要:石油自始至终是支撑工业建设和能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石油企业的建设为切入点,立足于员工的培训,分析石油企业员工发展现状并,探讨培训工作调节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企业建设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发展现状;改良措施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纵深发展,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生产力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人力资源的比较,这种变化也给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员工培训作为引导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不仅能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同时也可以实现员工的自我成长,壮大企业的现代化人才队伍,所以也应当在新址即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企业必须要向着精细化发展的方向迈进,提高自身队伍的整体素养,为后续的经济竞争,输送更加优质的人力资源。
        一、分析石油企业员工发展现状
        首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石油企业的建设都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和束缚,并没有及时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员工培训的时候没有构建完善的模式,培训的方向和目标也十分模糊,缺乏针对性和侧重性。部分管理人员甚至直接挪用其他领域的知识,作为员工培训的重中之重,这就降低了培训内容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长此以往,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投入资金,而且还会让员工的思想受到进一步的限制,阻碍员工个人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再加上,部分员工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所以在工作中也表现出了较为懒散的态度,没有按照规定和要求执行各项任务,纪律性和组织性都十分欠缺,这就降低了石油企业工作的质量,限制了后续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部分石油企业受制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并没有认真分析现代化市场发展的形势,也让自己的开发受到了限制,尚未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脚步。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员工接受的培训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相脱节,无法真正顺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我国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具有明显的约束性特点。一方面,石油行业的开发必然会给环境造成多种类型的污染,而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石油企业尚未开发出更加先进的污染处理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仍旧没有更新员工培训的模式,那么必然会导致现有的培训机制沦为一纸空谈,显露出严重的形式主义弊端。
        二、分析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当下,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油田面临的市场经营形势越发严峻,在稳产增效这条路上,面临的挑战是越来越复杂的。再加上,许多新工艺和新技术也都应用到了油田开发内,石油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维持自身的优势,就必须要从人才培养入手,抓好员工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的素质,更好的与竞争对手抗衡,凸显出自身的核心优势。再加上,“两法”实施以来,国家和行业在安全事故中所给予的重视越来越多,,并且也强调操作失误的严重性,需要石油企业提高对环保污染的重视,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石油企业的员工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技能素质,构造更加先进的生产力,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促进企业的清洁发展。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这其中,油田领域也自然不会例外,管理数字化,操作自动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所以员工也必须具备信息素养,要懂得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技巧和方法。再者,不少石油企业都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制定了新的单位编制定员标准,也加大了对薪酬总额的控制力度,这就需要在后期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保存自身的精干力量,减少冗员[1]。


        三、分析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一)强化现场培训
        石油企业的重点任务就是资源的开发,所以也需要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现场作业,因此,培训工作的首要目的是强化员工的操作技能,让员工具备更加专业的技术素养,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应急管理工作稳步落实。对此,企业应当把一线井站油气生产岗位的建设当做培训工作的着力点,要让日常运行和实战应急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引导员工明确工艺生产流程和步骤,提高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企业应当进一步细化培训项目的内容,要根据岗位层级的基本需要设定针对性的方案,开展师徒帮带活动,梳理岗位的基本需求,而且还要构建进课堂制度,要让跟班巡检及时与员工进行交流和沟通,化解员工内心的疑惑和不解。培训部门也需要加强现场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更新培训的方法和手段,并对培训的结果进行阶段性的评估,提高培训工作的先进性和实效性[2]。
        (二)要保证全体员工的培训达到标准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行业来讲,油气生产具有十分明显的高危性,一旦设备失灵或者是某一环节出现了故障,就有可能引发操作事故,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所以,企业必须要提高一线员工培训的覆盖率和达标率,应当以100%当作标准,不能出现任何遗漏和疏忽。在油田作业区,要坚持蹲点培训和跟岗培训结合的原则。井区长和班站长也要落实结对包保的要求,必须要保证所有的员工都能够接受培训,不出现疏漏,当考试成绩不过关的时候,要加大培训的力度,确保员工的技能素质能够达到宏观上的标准。培训部门也应当明确重点任务,做到难点帮促,跟踪指导。也就是说,每一名员工都应当明确岗位的工作标准和规则,要懂得应急处置的方法,积累更多的实践教训和经验,掌握数字化的应用技术。同时,企业应当辅之以奖惩机制,要把员工的绩效与其奖金相挂钩,激发出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强化层级责任的落实
        员工技能的培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仅是员工,培训人员也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而且要明确思路和方法,做到张弛有度,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构建出更加现代化的高素质队伍。对此,企业应当落实一把手工程,而且要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培训的原则,要让各个单位各个领导把员工的培训工作当作自己的议事日程,按照季度和月度的周期,展开相应的培训工作,同时要做好系统性的安排部署,把相应的任务细化并量化到每一个组织和工作人员身上,营造出领导有力,分工明确的培训管理新格局。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石油企业应当构建更加完善的师资队伍,要按照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选拔并聘任兼职教师,而且要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开展教学比赛观摩,鼓励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分享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借鉴模式和理念,积累更多的技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单位也需要给予教师关心和支持,要对那些从事培训工作的教师,予以精神奖励或者是物质奖励。除此之外,企业必须要通过教师队伍,在内部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文化,要让领导干部和基层员工都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发出自己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让学习和工作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树立更加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完善自身的人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创新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策,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技能的强化锻炼,标准的统一达成,责任的层级落实,师资队伍的优化建设,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培训工作创新的方法,充分结合了石油企业自身的特点,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管理者的参考依据。在未来,石油企业也应当营造技能先行的氛围,要重点观察员工技能业务的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谷江锐,张旻,魏东,等.国有企业员工培训效果制约因素与优化举措——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业技术培训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20(16).
        [2]杨鹏.石油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情,2019,000(022):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