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 何荣旭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何荣旭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在越来越高。
        身份证号码:45272719890726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在越来越高。建筑工程为满足大众的多样化需求,施工者就要更改传统的施工模式,管理者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在建筑工程中,积极的引入新时代中的新型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对于管理模式加以科学的创新,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关注施工进程的管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总体的施工效率,为社会大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建筑。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建筑工程作为重要行业之一,其发展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建筑工程管理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会促使建筑行业的生产能力以及质量安全的提高,使得建筑行业更加有序和高效的发展,也会使建筑行业的竞争机制良性化。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管理模式问题剖析
        1.1缺乏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的加快,但是很多建筑行业负责人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建设的速度,已经忽略了工程管理的意义,不重视其在综合施工质量中产生的作用,所以比较缺乏工程管理的意识。部分负责人认为工程管理只是简单的负责工程上的一些工作,这一想法片面且是根本性错误的,也比较滞后,属于传统的管理思维,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对管理工作的需求。
        1.2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亟待优化和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可循,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在工程管理的方法上面缺乏创新举措,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建筑标准需求。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仍然还是主要采用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方式,实施统一化的管理路径,未能对工程设计、预算、施工等情况进行科学有效地验收管理,由于管理问题所导致的施工建设的问题屡见不鲜。在工程建设中,会应用到很多材料,现场施工所应用到的原材料种类繁多,若不经过合理规范地管理,对施工的顺畅进行将会形成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应用到管理方法的优化和创新,既能有效地促进施工管理,同时还能减少或避免施工材料的浪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管理人员不能将材料分类或者不能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使得施工的秩序非常混乱。要想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必须要建立原材料的台账,做到帐物一致,这样就能为施工现场原料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1.3缺乏科学的核算方式,导致成本超标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虽然很多时候注重对成本的管理,但是在成本核算环节还处于薄弱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核算方式的科学性较为缺乏,在注重核算速度的同时,往往以牺牲核算质量为代表,不仅工程成本容易超标,而且工期也容易受到影响。加上成本核算难以契合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速度,使得项目在测算、核实、调整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较多,影响成本核算的顺利实施。比如在一些工程中,对成本报表不重视,所采用的核算方式缺乏竞争性和适用性,更多地将成本核算归咎于财务部门,而在工程管理中对财务的核算不重视,势必会导致财务核心缺乏基础数据,进而引发质量问题,使得企业发展受到影响,这也就是很多建筑企业经常面临赔本赚吆喝的局面。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探究
        2.1创新管理理念
        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在具备高技术以及高能力的工作人员、专业的管理团队的同时,更要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得企业内部运作循规蹈矩,提升企业的实力。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者而言,应该积极的创新管理理念,及时的转变固化思维,有效的结合企业中的传统管理理念、新型的管理理念以及方式,取精华、去糟粕,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筑工程管理者实施创新管理过程中,要积极的分析考虑企业的发展模式、经营特点等,选取最优管理模式,采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促进施工者能够服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维护整个工程进度稳定展开。另外,建筑工程企业应该按照时代发展状态,予以企业管理理念不断的创新,把握自身核心发展内容,发现最佳管理举措,所有的建筑工程管理者要认知新型管理模式带给企业发展的改变,进而促使建筑企业朝着更高的梯度迈进。
        2.2建立信息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21世纪是互联网的天下,信息化的快速普及应用到了诸多领域之中,结合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特性,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库建立提高建筑管理的质量。要求建筑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知识学习论坛会、交流会,时刻掌握先进的施工方法,并对行业内不曾轻易尝试的管理模式进行开拓创新,尝试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并建立网络资源库,方便企业员工搜索和抓取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门槛。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建筑施工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实时分析和掌握施工进度,也能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地调配,使员工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实现最佳的效能匹配度。
        2.3完善核算方式,科学管理成本,着力实施动态化的管理
        成本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头戏,既要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专业技术手段来保障工程和降低工程成本,又要切实注重对核算方式的完善,确保成本管理科学的实施,并实施动态化的监管。就核算方式而言,主要是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做好对工程量的核算,以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保障。而在此基础上,还要确保所得到的各种财务数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财务核算的优势,同时还要加强与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针对核算中发生的问题,需要找到其具体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加强对其的改进和完善。而为了实现科学管理成本,就是在成本管理中,需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达到工程质量要求为前提,采取完善工艺措施和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等,从源头上加强对成本问题的预防。比如通过强化宣教,避免原材料浪费;比如通过严把入场关,从源头杜绝材料质量问题。总之,只有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成本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动态化管理,主要是因为整个施工现场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需要在成本核算中,以动态的眼光,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现场的实际,对成本问题的原因进行动态化的梳理、核实和监管,才能提升其管理成效。
        2.4增强对于人才的培养
        在培养建筑企业人才时,需要努力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才竞争属于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重视对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并且要把管理人才培养当作建筑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在未来企业发展时,建筑企业也需要设置完善的工程管理人员培养体系,借助新的管理方法和思维模式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设置高水平的工程管理团队,能够更好地保障建筑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与发展创新模式产生的意义不言而喻,一方面可以维护施工工作稳定的实施,另一方面有助于积极的健全完善建筑领域,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好重要的支撑。同时,需要管理者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断的完善、优化、改进、革新,对优质资源充分的利用并且优化配置。科学的采取现代技术,促使将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重提升,带动我国建筑行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四川水泥,2020(6):208.
        [2]柴晓鑫,林宏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8):3663.
        [3]宋海英.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消费导刊,2020(28):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