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费鸿
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 844200
摘要:高中语文的阅读文中具有大量的价值观因素,于价值观教育的推进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持续形成较好的价值观念。因而在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文中的有效资源,以加强对于高中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阅读;阅读教学;价值观教育
引言:
教师作为学生的典范,在以价值观教育为重心的阅读教学中,首先应当重视自身的素养,进而结合阅读文章的具体内容,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借鉴文中的价值观念,培养并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一、加强自身素养
为人师,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内容,对于学生而言亦是其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素养对于学生则具有一定的影响因素。在价值观教育中,教师得到自身素养则尤为重要,是以指引学生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指标。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行为素养以及价值观念则需要加以提升,并时刻注意自身在学生中的形象,以引导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通过自身楷模作用,以将价值观念渗透于学生的教育之中。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结合阅读文内容,针对于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加以运用,以促使学生得以在学习了解的同时,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1]。例如,在学习高一下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则可将文中对于烛之武的性格特点作以讲解,以促使学生得以在阅读分析中领悟烛之武爱国勇敢等的优良品质,进而再由课文内容引申至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针对于身边以及自身的行为品质作以评价,进而借助于课文内容引导其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作为教师亦应当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较好的典范榜样。
二、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需要教师亦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因而在教育过程上,则需要改善以往的教学模式,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与学正确对待。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则应当以尊重学生为原则,平等公平的对待学生,听取学生的建议,并结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形式。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将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充分体现出来。除此之外,针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尊重其发展特点,结合其优势与劣势,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以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教学。在阅读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并以知识迁移的方法,将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内容联系至生活当中,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2]。
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体现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教师则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正视社会与人生,以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生活中所存在的曲折与坎坷等。
三、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学习,增强情感体验,对于价值观的教育亦具有一定的培养效果。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真切的感受文中的情感世界,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文中所蕴含的真善美,以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高一上册《百合花》一文中,文章是以讲述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教师则可借助于网络资源,将相关的影视资料放映于课堂,进而由学生在观看中感悟战火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青春美,以体会在这一年代时人们所具备的高尚情操等。
四、读写结合,促进提升
阅读与写作具有紧密的贴合性,通过阅读能够使得学生了解并形成基本的价值观念,而在此基础上则能够通过写作进一步加强价值观的有效教育。除此之外,阅读与写作之间本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于语文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当以创新思维角度展开教学,将读写结合进行,以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其价值观的有效形成。通过写作,不仅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亦可将其作以情感丰富的阶梯,以表达其内心情感,加深对于价值观念的理解与认识,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在《边城》一文中,则可依据主人公的故事内容,体现出人性的真善美,进而据此作以铺垫,让学生通过写作抒发其对于真善美的认知。
五、合作探究,综合培养
合作对于价值观而言具有多种优良品质,是以培养学生形成较好品质的有效形式之一,通过合作,能够促使学生领会到团结的力量,能够在此过程当中逐渐学会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同时,在合作过程当中,亦能够有效拓展思维能力,通过小组间集思广益,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且在发表个人间接的同时,亦是表现自我的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形成自信的良好品质等等。因而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亦可将合作教学作为教学模式之一,以培育其在此期间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素养。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是性格成熟与转变的重要过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对其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则需加强这部分的教育培养,以辅助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张宇博.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 000(030):243,262.
[2]肖国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渗透教育研究[C]//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四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