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琴
重庆市涪陵第十五中学校 408000
摘要:1+x多元阅读是近几年在我国新时代发展中悄然兴起的创新型阅读教学形式,该阅读教学以一定的教学方式将多篇文章结合在一起,有效弥补以往阅读教学中的不足,提高学生阅读数量和质量,激发学生阅读热情,通过广泛阅读拓展眼界,让学生切实参与到阅读议题讨论之中,并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使其形成自我独特观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与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1+x多元阅读;语文素养;教学;策略
前言:
现今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对书籍的精读训练过于重视,对多种阅读的策略指导有所忽略,以往“机械式”的阅读方法严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1+x多元阅读借助多篇相似文章结合的优势,能够将阅读中的多种策略运用得以实现。该种阅读教学形式引入语文教学中,使得教学环节变得更简单,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选取教学核心内容,进而突出学生阅读实践。教师在选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对的阅读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语文1+x多元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1+x多元阅读教学引入语文教学中,使语文阅读教学得到有效改善,也取得一定效果,完善创新一系列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导致以往阅读教学理念难以改变,很多教师及家长认为1+x多元阅读教学就是为考试成绩做辅助,过多偏向于理论知识教学,无法给予学生大量时间沉浸在阅读当中,且阅读方式过于单一,留给其思考时间过少,从而限制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培养,不利于学生未来语文学习成长。
语文1+x多元阅读教学实质就是利用有限时间对多个相关性比较强的文章进行串联、对比的过程。相比较为单一的阅读,该阅读则需要准备大量的阅读资料,仅仅依靠教材本身,无法达到教学要求,也就是说1+x多元阅读教学更注重x的选择。因此,教师应在课余时间收集阅读材料,满足学生阅读需求,使其加大阅读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不能提前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解,使其所选用的1+x多元阅读教学材料内容与学生实际阅读需求背道而驰,不但提不起阅读兴趣,反而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失去1+x阅读的真正意义。该阅读还应注重安排合理阅读时间,因1+x阅读不同于单一阅读方式,它更注重阅读的相关性与合理性,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为了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阅读内容,往往缩短文章阅读时间,导致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困难、认识不足,最终严重影响学生1+x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语文素养的1+x多元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注重文章选取,实现1+x多元阅读教学实效性
1+x多元阅读教学文章体裁选择要以选取x为重要因素,文章体裁的组成部分较为复杂。倘若文章体裁是诗歌,那么在文章选取上就不要跨题材进行1+x阅读,否则文章阅读效果大幅下降。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应根据相关题材进行后续阅读。例如,在学习《饮酒·其五》这篇诗词时,该诗文归类于山水田园诗一类,作者通过此诗歌绘画出一幅较常见的山水风光景象,将其情怀融入诗中。《饮酒·其五》这篇诗词就是为了表达作者隐居生活的情趣,悠然自得的心境。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饮酒·其五》为基础,在陶渊明的诗作中选取类似的诗歌进行比较,如《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对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拥有了解掌握,更能深入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那种豁达的情怀。最后,教师还要以此拓展教学活动,通过对山水田园诗了解,从中在选取一些风格相似且作者不同的代表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丰富其自身的阅读体验,使得1+x多元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得以实现。
(二)注重作者背景,
语文教师时常要求学生对作者予以认知了解,并透过文章感受作者当时的经历与心境。在1+x多元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几篇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更深层的了解作者背景,通过了解作者去感受其身后的故事。一般作者所处的背景都会在文中赋予该文章一定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作者背景,深度挖掘文章内在含义。同时教师也不要盲目的以作者为基础进行选文,对那些文章诗词较为平凡,没有自身特点,不具备太多阅读意义的文章完全可以舍去。教师还要注重文章的写作特点,有目的的选取文章体裁,只有这样才能提升1+x多元阅读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该篇文章是毛泽东在1936山西省石楼县留村所创造的一首词,该词主要描写北方雪景的雄伟壮阔,洋溢着对祖国河山赞美,以及无产阶革命家以解放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但该词语与传统刻画北方雪景有所不同,具有典型的毛泽东风格。这时教师就以作者为着手点,选取不同时期毛泽东在诗词中所表达的革命情怀,并以当时写作背景相衔接,提升1+x的阅读教学成效。又如,教师就可以结合《沁园春·长沙》、《清平乐·六盘山》、《采桑子·重阳》等诗词进行1+x的阅读,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比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革命情怀,并从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描述景色的独到之处,从而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对其语文素养也有良好的发展。
(三)注重写作手法及特点
作者在文中的写作手法是对文章内容表达形式的体现,也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学习内容。好的写作手法可以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充分体现,好的作者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写作手法,同时也彰显作者文章的独到之处。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写作手法将文章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确各种写作手段在不同文章中的优势,并以此对其进行模仿,继而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文章中对于济南冬天景色的描述运用多种手法,既有比喻又有拟人。教师应以该文为基础选取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如《春》、《荷塘月色》、《霞》等。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在于学生通过对文章对比,可以知道不同景色所运用的不同写法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之处,这对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有着双向提高,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发展。
结语:
言而总之,1+x的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了然于目的,该种阅读教学形式不是简单地将多种文章相结合,是要在所学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在拓展中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使其语文素养能够得到良好提升。教师在选取文章时,则要让学生对所选文章进行思考,让语文阅读教学变得多样化,填充以往阅读教学中的不足,继而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贺楠.基于核心素养下“1+X”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和升华[J].文理导航(下旬),2020(12):10-11.
[2]翟玉娟.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1+X”群文阅读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78):67-68.
[3]张蓉.导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1+X”阅读教学中“1”与“X”的建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