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如何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张峰 孙延超
[导读] 中小学生学习中医知识不仅是传承文化,还能够从中医的角度认识身体
        张峰  孙延超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十八中学  山东 东营 257094

        摘要:中小学生学习中医知识不仅是传承文化,还能够从中医的角度认识身体,认识疾病,有益于保护身体健康,提升综合素质。而中医进校园的意义,就在于将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教会孩子生活。同时本文为在中小学校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健康教育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为在中医药进校园拓展性课程研究与实践方面提供部分支持。
        关键词:中医药  中医文化  实践教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为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逐步提升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范围,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让广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了解中医、学习中医、认同中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既是中国传统治病救人的医药学思想和技术,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其思想观念和实践方法都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哲学智慧。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不但可以为振兴中医中药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国粹,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也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种子是功在千秋的事。中医药进校园,不是培养小郎中和要他们完全掌握中医药的知识,更多是学习前辈的优良品德和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长大成人。教育的目的应该不仅是教给孩子知识,更多的是要教会孩子生活和做人。对中小学生而言,学中医不仅是传承文化,还能够从中医的角度认识身体,认识疾病,有益于保护身体健康,提升综合素质。而中医进校园的意义,就在于将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教会孩子生活。


        中小学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健康教育首先要以中医药文化教育、身心健康为视角,以实践——理论——实践为主线,沿着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采用“课程教学、研学实践、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的策略,过程中逐步建立“基地+活动”、“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活动模式,构建具有本校地域特色的中小学中医药健康教育实践操作模式,为树立学生的终身健康理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不断开拓学校中医药文化德育新途径,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认知和动手能力。通过理论培训、专题研讨、能力培养、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方法、手段、途径,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规范。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围绕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穴位推拿、保健操教学体验、“中医小郎中”常见病诊治、常见中草药的识别应用及栽培实践等内容进行互动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诠释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可以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中医药校本教材,构建学生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聘请中医学顾问专家团对本校任课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教师的中医药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保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教育传播的延续性。
        最后要大力开展中医药主题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中医药涵盖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凡读本草,都能从中体会出古代医师为病人所想,事无巨细,如病在身的诚挚。让师生亲手操作种植、采摘、炮制一番,来感受药工药师可贵匠人精神的。通过深入体验和聆听,让学生真切体会古人记述本草“务尽详实”的严谨态度。通过中医药主题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健康意识和思想道德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中医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契合,反映出中华文化在把握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智慧,也让中医超越一般的经验科学,具有人文关怀的文化属性和多元价值,是一种与文化紧密相融的医学体系。中医望闻问切,见微而知著的特性,同时也正是中国人最高的哲学境界。推广中小学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健康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也是育人,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生活的理念,这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发挥其在青少年潜能开发、人格培养、道德塑造等方面潜在的巨大作用,有助于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有助于延续中华文化基因,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既是培养学生们中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也是振兴发展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基础工程和长远之策。

参考文献:
1.倪章。 《我和中医药的故事》 华夏经纬网  2016.07.11
2.胡欣红。 《小学开设中医课,不是为了培养“小郎中”》 北京青年报  2017.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