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剪纸文化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庄铤健
[导读] 现代化教育制度下,多元文化不断的融合与发展,
        庄铤健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上会中学  江苏,镇江212124)
        摘要:现代化教育制度下,多元文化不断的融合与发展,剪纸文化教学模式不断走进初中教学课程当中。剪纸文化教学可以充分的协调自己的脑力与手动能力,形成三维立体化的教学,不断的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加强自身的观察能力。本文以“初中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将剪纸文化融入初中教学教学策略当中”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剪纸文化;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基于剪纸文化教学模式之下,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对学生们进行艺术化教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与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教学策略。由此,对于剪纸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产生了以下见解:
一、基于剪纸文化,优化数学教学手段
        在新教育制度背景之下,传统的数学教学策略已经不足以满足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吸收需求,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之上不能够很好的集中起来,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导致了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进步与发展过程受到了阻碍,不利于数学教学模式的深化发展。但是,新时代教育剪纸文化的发展,使现如今面临着瓶颈状态的数学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剪纸作为一种手工制作的方式,充满了灵活性与创造性,初中数学教学应当不断的融入剪纸文化的理论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课程当中,加入具体实践性的操作,鼓励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课堂之上,引领学生们进行亲身的自我实践,在实践操作当中,不断锻炼学生们的探究思考能力,动手协调能力,为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程增添新的动力与灵动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产生深入探究思考。
        例如,在讲解初中数学知识“走进图形世界”当中,对于轴对称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具体实例,图形的运动,各个图形的相关性质等等多方面的较为抽象化的知识,教师们可以借鉴剪纸文化的内容,将抽象化知识进行具体化,可视化。对于各个图形的运动以及形成的其他图形状态,利用纸张的运动方式表达出来,利用剪纸的特色对于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进行形象的说明,将数学知识内在化,帮助学生对于对称的含义与判断方式。在数学课堂当中,不断的进行例如剪纸,模型运动的具体操作,鼓励学生们多参与这种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换一种方式来吸收知识内容。
二、将数学课程内容与剪纸文化相联系
        基于剪纸文化的教学模式,不断的鼓励学生与教师的实践操作,鼓励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的发展。在现代化教育课程当中,单纯的讲解数学课本当中的内容较为枯燥,不足以吸引学生们的专注度。

因而,优化教学课程的内容势在必行,要向传统教学内容当中不断的加入学生的操作活动,将剪纸文化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然而,融入的教学策略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教学的传统方式的介绍,学生们对于一些图形在以往的学习当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理解认识,这些便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力。教师们要在数学教学内容当中进行创新设计,利用现代化教育的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接受知识的途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高质量与高效用目标不断的实现。
        例如,在讲解初中数学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知识内容当中,教师们可以利用剪纸文化的影响,进行特色化教学,不仅仅限于用实质的纸张进行拼接正方形,然后在进行观察。讲解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时,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软件,鼓励学生们在电脑上进行裁剪,拼接,利用各种图形的组合来锻炼学生对于各种图形的对称性质的识别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撑,再融入剪纸文化的力量影响,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三、将剪纸文化渗入初中数学教学体系
        在现代化教育制度下,剪纸文化教学不断深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体制当中,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策略。现代化教学,要注重在剪纸文化背景之下,形成初中数学教学系统化的发展。剪纸文化的要素核心利用具体的实践操作工序来进行,便于获取,便于将抽象虚拟问题具体化处理,引入到数学教学当中,能够不断锻炼学生的创动能力。在初中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进行课程的相关准备,可以先将课堂的图形纸张准备,工具材料的准备告知学生,鼓励学生先对于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在课堂进行当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动手操作任务,再进行轮换,鼓励每个学生都进行动手操作,加入的实践当中。在布置课堂作业之时,教师们要深入处理,鼓励学生将课堂上面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为学生布置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的例子,再进行实践操作。
        例如,教师在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规划时,要不断的融入剪纸文化所带来的启发,加入到自己的课程内容特色当中。对于“矩形绿地中的花圃”的问题讲解当中,在课堂当中进行具体图形的讲解,可以鼓励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裁剪,由此决定哪种模型更加符合题意。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当中进行问题的实际考查,深化知识的学习。
        结语:基于剪纸文化的教育体制成为了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新选择,成为了提高教学课程质量的新方法。在教学当中融入剪纸文化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增强课堂关注度与学习兴趣力,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剪纸文化为教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动力。将剪纸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当中,有助于数学教学模式系统化发展的进程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王自梅.新课标下数学传统文化在中考试题中的体现研究[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0(12):151-152.
[2]刘牛."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文化构建的策略与方法"之我见[J].课外阅读:中下,2012(10):227-228.
[3]孙庆括.初中数学教科书的文化构成与价值取向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8(10):28-32.
[4]张小华.初中数学课堂文化育人策略初探[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0(9):4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