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家校合作路径,提升初中德育效果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祁挺
[导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
        祁挺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崇明中学,江苏 镇江 212400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受教育水平逐步提升,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针对中学生的教育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更多的也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这个时期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从传统教育理念出发融合当代新观念,尝试教育新方式,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利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种形式的配合,从而提升教育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教育;家校合作  
        
        从古至今,老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家长的主要职责是抚养、育人,虽然身份不同,但是老师和家长有一个共通性,就是“育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家长也有了要参与到学生教育中来的意识,但是大多数的家长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如果方法不对,可能会适得其反[1]。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发挥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工具的价值,有效的与老师进行互动沟通,通过创建家长微信群、积极参加家长会、配合学校老师组织亲子特色活动等方式参与到中学生的成长中来,让学生的中学学习阶段不仅有老师的功劳,更有家长的影子。
        一、家校合作中创建有效的家校合作平台
        现如今是一个大数据化的时代,各式各样的移动社交平台应运而生,在家校合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微信,它前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后期除了家长和老师一对一的沟通,微信群的存在让我们实现了一对多的交流。中学时期是孩子们从儿童阶段向青少年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或是懵懂幼稚、或是成熟理智在这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中学生的自身个性发展会比较强烈,此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实时沟通配合,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情绪变化进行及时调整,疏导。在群里老师与家长可以及时沟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同时也加深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家长们可以互相交流教育学生的心得和方法,家长们进行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促进家校合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老师们可以通过平时上课的课程记录仪将课堂内容进行录播,及时用QQ或者微信将录播的课程发送给家长,课后在父母的陪伴下进行知识的巩固与积累,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加深家校合作共赢的紧密性。
        为了让家长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老师可以定时利用腾讯视频直播软件,组织家长进行课程的观摩,这种视频直播课的存在会缓解家长因为工作较忙,无法到校听课的弊端,让家长远程听课,同时,老师还可以针对直播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家长进行探讨,集思广益,听取家长们的想法与看法,其目的是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二、开展家长会,互相分享交流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教育来说,过于博大精深,老师与家长要互相学习,家长之间也应该互相学习。这时老师就要起到一个纽带作用,积极召开家长会。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让家校合作也变的“四通八达”。[3]在家长会上,鼓励教育能力突出的家长分享经验,这是除了微信群的平台交流外,家长会则是实地近距离的沟通,在这种分享中提高家校合作的优势。让家长与家长之间吸取成功经验,在日后的家庭生活中学会与孩子相处,有效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孩子们在德育发展中积极向上,阳光成长。
        三、开展多样化的主题座谈会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中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学校在开展家校合作时就要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德育教育中展开针对性的教学[4]。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专门针对家长展开德育教育主题座谈会,让家长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不同类型的主题班会有着不同的意义,学校可以针对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展座谈会,让老师和家长共同督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可以开展遵守校规校纪的座谈会,让家长也学习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从自身做起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让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学校可以针对中华的传统文化开展座谈会,让家长带着学生一起参与,由家长给孩子们分享古人的优良传统,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进步,提高家长自身的教育能力。学校借助上述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让家长充分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和学校一起为了学生的德育发展而努力。
        
        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学生中学生涯中重要的教育形式,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仅依赖学校与老师,身为家长也应该参与其中,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往往会让老师和家长陷入误区。为了更好有效的开展家校合作,应当尊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将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中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希望可以在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把家校合作的模式越做越好,让中学生在德育发展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熊海华.立德树人背景下家校配合的新路径[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804.
        [2]张珂溶.浅谈初中阶段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如何发动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共同提升教学管理(班级管理)质量[J].科学咨询,2020,(48):111-112.
        [3]狄泳秋.借助家校合作提升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J].新课程,2020,(10):233.
        [4]朱全厚.关于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文存阅刊,2020,(26):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