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彭海霞
[导读] 小学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骨干,班级的组织指导都需要班主任完成,
        彭海霞   
        重庆市万州区福建小学 404130
        摘要:小学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骨干,班级的组织指导都需要班主任完成,通过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小学阶段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交往非常密切,班主任同时肩负着专业教学与班级管理的使命,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心理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特别是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在学生内心留下深刻烙印。基于此,以下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言非常关键;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必须要重视并组织开展好德育教育。班主任必须要认识到自己是德育教育的直接执行者,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一、德育融入实践活动
        德育融入实践活动就是要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品德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在现代教育指导下保持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理解,发挥学生活动主体的作用,班主任在各项活动中引导并指导学生,鼓励乐于参与的学生,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实践活动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展开,更要在实践活动中推进,有效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求。实践活动的开展对班主任的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活动要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另外班主任在实践活动中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与生活做出适当选择与优化。
二、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在德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班级环境也会对德育工作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学习上课的主要地点,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增加学习效果,也能从侧面引导学生融入学习的氛围中。首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当为学生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这一点教师必须铭记,不能本末倒置。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在课堂生活的参与度,比如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在选举班干部时实施不记名投票制等等。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遵守规则的主动性,还可以树立本班优越的班级风范。在进行班会时,班主任也应该减少发言,以学生的诉求为主,坚决防止老师长篇大论的讲解形式出现。其次,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上网环境加以关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许多小学生也能上网冲浪。大量不加掩饰的信息直接暴露在小学生的面前,心智未成熟的小学生很有可能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从而走入歧途,这也是当今德育工作的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健康的知识。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分享正规的网站如央视网等,让他们接受社会主义的熏陶,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加深德育工作的影响。
三、德育融入教师榜样
        班主任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而和谐的,在学生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要对有效改变德育教育方式,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们产生信任感与崇拜感,榜样的力量是单纯的教育无法比拟的。学生们敬仰班主任才能够自觉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融入德育活动中。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都认为身教重于言传,学生们看到的东西能够给他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学生们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之间一定要从自我提升入手,全面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为学生们树立起榜样作用,德育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强化自身的道德素质
        在德育工作的实际教学中,班主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班主任自身的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也是德育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班主任应当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时刻进行自我更正及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例如,班主任利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结束之后深刻阅读道德及心理方面的参考书,学校也应该为班主任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如定期举办讲座及培训课等,加深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及时发现并解决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起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向学生展示身为教师的使命及责任感,为学生正确树立思想观念。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解决,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加强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同感。
五、主动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和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状况,根据学生在学校中和家中的情况来判定其是否出现思想道德或行为习惯上的问题,进而制定更加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案。同时,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应当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沟通途径。
结束语
        德育工作已经引起教职工作者的重视,德育教育对现代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直观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应该有效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因此在小学班主任工作范畴中,还需增加德育教育工作任务量,自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使其在未来进入社会后能成为一个具有较高道德品质及文化素质的人才。对此,本文对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时效性及优化策略进行探索,为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柳立明,马东平.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路径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0(29):32-33.
[2]张玉红.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J].学周刊,2020(30):165-166.
[3]陈小龙.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20(78):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