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晔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艺术幼儿园江南园 314400
【摘要】 “游戏”作为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聚“娱乐性”与“学习性”为一体的成长推手。游戏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对于祖辈而言,他们更擅长的是传统的民间游戏。怎样利用“民间游戏”在祖孙间架起有效互动的桥梁呢?本文阐述了幼儿园如何通过“民游总动员、民游大讲堂、民游展创会”之“民游三部曲”,引导祖辈家长从体验到感悟祖孙同玩之乐、从理解到转变传统的育儿观念、从运用到创新民间游戏,从而打造幼儿园祖辈家教指导新样态,有效提升祖辈家教的效果。
【关键词】民间游戏;祖辈家教指导;三部曲
不少祖辈家长反映,和孩子间“双重代沟”的思维差距,导致祖孙沟通困难。如何使祖辈家长理解并尊重幼儿“好玩、好动、爱游戏”的天性,打破“观念”和“代沟”的桎梏,搭建起祖辈与幼儿间沟通的桥梁呢?利用祖辈擅长的民间游戏改变祖孙间传统的相处模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我园探索的“民游三部曲”能有效提升祖辈家长的家教成效,发挥出祖辈的独特价值。“民游三部曲”有别于传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它打破了以幼儿园单向指导为主、以成人交流为主、以祖辈家长被动接受为主的指导模式,形成家园双向交流、祖孙双向互动和祖辈主动参与的家教指导新样态。
一部曲:民游总动员----深化体验,享祖孙同玩之乐
传统的家教指导,注重的是知识及理论的输送,却忽略了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有更深的感悟,因此,转变祖辈家教观念的第一步就是“玩”,尽情的玩,突破既定的“经验教育”,走向“科学陪伴”。
(一)“嗨玩”总动员
1.推送民游资源包——指导祖辈科学地玩
民间游戏流传于广大民众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3-6岁的孩子。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游戏内容进行分类、筛选。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常见的民间游戏游进行分类梳理,向祖辈推送资源包,指导祖辈从“玩”开始,了解科学的游戏方法,鼓励祖孙同玩民间游戏,加深祖辈与幼儿成为玩伴的快乐体验。
2.发起祖孙乐游会——鼓励祖辈主动地玩
幼儿园可根据不同的节庆假日,设计并开展适合祖孙同乐的专题类游园活动,如:元旦迎新祖孙乐游会、六一狂欢祖孙乐游会、重阳关爱祖孙乐游会等,使祖辈体验游戏的快乐,感受在游戏中陪伴孩子成长的效果。
(二)“畅谈”总动员
1.家园民游访谈会
此类访谈会一般由幼儿园发起,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问、访谈中,开展对祖辈开展民间游戏的指导,引导祖辈思考和探讨游戏在祖辈家教中的意义、哪些游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祖辈可以如何与幼儿共同游戏等话题,使祖辈感悟祖孙游戏的价值。
2.祖辈民游交流团
祖辈喜欢“拉家常”,可利用祖辈这一特点成立民游交流团,以“拉家常”的形式开展交流,鼓励祖辈畅谈游戏的经验、分享祖孙游戏的愉悦,在交流中使祖辈家长对游戏有更深入的认识,体验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感。
二部曲:民游大讲堂----转化观念,谈祖辈实践之悟
有了祖孙同玩民游的良好体验与感悟,祖辈们更需要的是自信与认同,这
时正确的理论引导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支持祖辈们更好的开展家庭民间游戏活动。发现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价值,及时转变传统的家教观念尤为重要。
(一)“新知”大讲堂
1.“网络式”普及——传递新观念
建构祖辈家教指导普及网,从不同方向、不同层面对祖辈开展全面的科学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
园级层面:针对理念滞后问题,通过家长学校的讲座、视频会议、群直播等形式,向祖辈开展隔代教育相关培训,指导祖辈树立正确的儿童游戏观和发展观。
班级层面:班级教师则有目的的通过家长园地、班级圈等开设“祖辈民游”专栏,定期上传隔代教育经验文章,发启“如何利用民间游戏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等话题,帮助祖辈家长丰富经验、增长知识、转变观念。
2.“散点式”分享——拓展新思路
不定期开展“祖辈云助教”活动,邀请家教理念较先进、隔代育儿经验较丰富的祖辈家长分享祖孙民游新思路;同时,开展“祖辈结对”活动,在班中搭建“散点式”分享平台,为祖辈家教指导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
(二)“解密”大行动
1.案例分享,解密家庭民游
教师以家庭游戏案例、游戏故事为导引,以专业的视角引导祖辈家长观察、解读游戏中的孩子,最终理解并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解密家庭游戏的有效开展方法,为祖辈陪伴幼儿的游戏提供参考。
2.咨询热线,解答祖辈困惑
为祖辈家长开通“咨询热线”,随时欢迎祖辈们向老师请教祖孙游戏或祖孙相处的问题,探讨隔代教育经验;同时,教师定期开展热线回访,追踪家教指导成效,给予持续的关注与支持。
三部曲:民游展创会----活化运用,提祖辈家教之能
体验与感悟的目的是让祖辈学会科学的运用和灵活的创新民间游戏,发挥出民游在祖辈家教中的作用。幼儿园通过发起线上、线下多通道“民游展创会”,鼓励祖辈在多形式展示中不断实践创新。
(一)“展评”民游新玩法
1.祖孙游戏派对——展游戏成果
班级民游区展示:在班内创设“祖孙乐”民游分享区,投放游戏材料、张贴幼儿游戏的照片,孩子们可以在自主游戏时间自选游戏,也可在张贴的照片中学习同伴好的游戏方法,展示每个家庭的祖孙同乐游戏成果。
园网站分享展示:幼儿园公众平台增加“祖孙乐”游戏分享专题,将各班创新的游戏玩法和内容进行分享展示,使祖辈们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2)祖孙游戏集赞——评游戏成效
线上云点赞:鼓励家长在专题资源包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在班级圈专题中打卡,幼儿与祖辈一起点评我最喜欢的民间游戏,在这样的过程中使祖孙学习、优化自己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线下集赞区: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开辟祖孙游戏乐专题集赞区,每个家庭自主展示日常祖孙游戏中的照片,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为喜欢的祖孙游戏项目进行点赞评价,每月对集赞数量较多的家庭进行适当的奖励。
(二)“乐创”民间新游戏
1.乐创游戏擂台——祖孙合力升级游戏
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中创设专门的“乐创游戏大擂台”,可让幼儿在班集体面前分享他们的游戏,锻炼他们的胆量;而中大班幼儿除了分享游戏,还可以进行“游戏PK赛”。在分享、比拼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与祖辈一起探究如何合作玩好民间游戏的秘诀,从而获得亲近感和成功体验。
2.乐创游戏合辑---家园合力原创游戏
不同的民间游戏对幼儿有着不同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游戏可以传承和创新,但很多特定情境下并不一定有适宜的游戏内容可以开展,这就需要开发创造新的具有目的性和教育意义的游戏。如:传统的民间游戏中较少涉及数学领域,针对幼儿生活中的数学也可设计新的祖孙游戏,当然,这光靠祖辈是不够的,还需家园合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多科学、好玩的游戏内容,进一步发挥好民游对祖辈教育与孩子成长的促进作用。
总之,“民游三部曲”体现了教师对祖辈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体现了成人对幼儿学习特点的关注,使家教指导不仅仅指向祖辈,更指向祖辈对幼儿的理解与尊重。通过民间游戏使祖辈真正地了解幼儿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会有怎样的发展,产生怎样的体验等等,使祖辈与幼儿间“隔代不隔心”,在游戏中“快乐共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J].张小培.早期教育(教育科研). 2020(06)
[2]改善祖辈教育观念的幼儿园教学实践研究[J].曹文.教育参考.2019(01)
[3]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J].林艳.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2)
[4]隔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指导策略[J].刘万平.中华少年.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