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炽文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只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的一部分。如今德育已经成为主题之一,并迅速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同时也符合改革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认识的阶段,也是培养良好品德、人格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个教育阶段,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当前新形势下,教育理念正在不断创新,素质教育正逐步取代应试教育。要使学生学习好,我们首先要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品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朝着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目标前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应该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知识,信息技术依赖于计算机进行教学,但计算机不仅仅是一台冰冷的机器,更应该成为“温柔”的载体,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更深刻体会到对教材内容深入剖析、渗透德育的必要性,让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信息技术共同发展。
1.小学德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意义
首先,信息技术环境下,让德育内容更加有趣。过去,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是枯燥乏味的,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小学德育效果不理想。特别是道德教育本身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单调的学习氛围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其次,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从新的视角审视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德育创新与改革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项重要教育要求,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德育中的辅助作用,构建有效的德育课堂。
2.抓好课堂常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纪律是任何阶级都必须严格控制的铁律,尽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给予学生充分地自由,但自由并不意味着粗心大意和玩世不恭。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里,学生的习惯就是上课的习惯,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随意地在计算机实验室里一起玩耍,在计算机实验室下课后经常留下许多垃圾,这些垃圾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对学生的学习也非常不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明确课堂规则,在给予同样自由的同时,学生也必须承担其义务,如: 安静,爱护公物,认真听老师讲课,自觉保护环境等,由于这些都是少年儿童,所以在管理时也不能太刻板,应该在过程当中,让学生建立所有权,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让学生尊重课堂秩序,这也是形成思想道德修养的原因。
3.立足课堂教材,挖掘相关文化主题性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明确教学对象。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仍应与教学大纲的内容密切相关,但教科书的内容却干枯了基础理论解释,使学生难以激发兴趣。因此,教师应对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教材中知识的内涵,将知识外化为信息技术,内化为道德教育思想。
比如在进行WPS演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多样化的PPT内容,如:多收集一些我国近年的科技发展的素材(神舟航天飞船系列,和谐号等高铁系列),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教育。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因此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能体会我国的科学技术正在高速地发展,看到神舟飞船在天空中飞翔,学生可以感受到一个人可以有探索世界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
4.善于用激励性语言,关注过程性评价
人类的生存是以群居生活为特征的。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亦应学习合作和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通过小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得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更适合激励,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信,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科技发展的时间轴,让学生主动去了解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以及当今时代的商科专业,如马云、马化腾、斯科普等依赖信息技术走上成功之路的名人。而且这些成功人士的公司产品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抱负,让热爱学习的种子在学生身上萌芽。
5.重视网络安全教育,培养文明网络小公民
众所周知,网络资源是不均衡的,即使是成年人也会偶尔上网,更不用说智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孩子了。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防范意识。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在互联网上引入文明教育的理念,提倡避免在互联网上与陌生人接触,避免不良诱惑造成的危险和对学生心理的侵蚀。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文明上网,遵守网络惯例,给予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让学生以网络为学习和自我完善的工具,提高辨别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首先,良教是当代社会教育的根本,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学计算机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能够合理使用计算机信息教材和信息技术知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正确引导,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在教育中能够培养自己的健康人格,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中的德育渗透教育。
参考文献:
[1]吕忠明. 刍议德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7):156-157.
[2]黄亚亮.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J]. 少男少女, 2019, 003(003):81-82.
[3]辜蝶. 浅谈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中德育的渗透[J]. 明日, 2019(35):0225-0225.
[4]梁静静.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08):183-184.
[5]刘庆华. 刍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与措施[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