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
四川天府新区锦江小学 6100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是小学体育教学环节不容忽略的一部分。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渗透、贯彻落实德育教育教学活动是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探究思考的问题。文章主要对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进行分析,以此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德育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意识的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现代教育要求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能够将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以及增强体魄等方方面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因此,对于研究德育教育与小学体育教学有效融合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能够将德育教育中抽象化的教育意义和理论内容具体化的表现出来,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1 关于德育与体育在教学中的意义概述
体育教学是义务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增强学生体魄,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果仅仅只有体育锻炼等实际操作的课程内容,而没有德育方面的教育,就会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显得空洞,教学效果不明显。可见,只有将体育实际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才能洗的小学体育教学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为实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就需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和教育理念上加以创新,将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相关探索,为实现德育教育,相关教育人员要做到真正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而努力工作。
德育教学与体育教学在实际教育工作当中是相联系的。特别是在体育教学当中要能够具备德育方面的教育,教师与学生要能够相互配合,在教学工作中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的教育地位、教师要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鼓励、学生需要尊重老师并能够及时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认知,在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客体,双方配合不断的提高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
2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措施
2.1 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联系
沟通始终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重要枢纽。我们常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教师作为辅助角色给予合理引导与适当帮助。开展这一体育的前提是师生之间处于一个良好友善的沟通氛围之中。我们国家一贯的传统模式是依据学生的年龄段划分层次年级,根据不同阶段的思维模式与知识领悟能力,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标准要求。
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领悟力,思维模式往往有所差距,这就对教师教学任务提升难度,需要体育教师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路与方法,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到真正的互通有无,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让学生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2.2 优化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合理融入教育
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部分出生生可能存在叛逆、反抗等表现,需要体育教师合理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对体育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深入切合生活实际,掌握学生们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步骤,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学科热情。通过体育运动,锻炼体魄,磨练意志,获得快乐与积极的人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与学生的进行互动是十分必要的。在互动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每一位学生都做到知根知底,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一方面,可以经常开展体育运动和友谊赛,在比赛中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游戏的乐趣,运动的快乐,同时也不失为一种深入贯彻落实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体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进程在不断推进,与此相对应的心理素质教育也应当不断优化革新,争取以更优质的教学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断成长。
2.3 为学生设立榜样,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
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当中讲述一些国家著名运动员在准备重要比赛或奥运会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体育的竞争精神,比如:体育运动员邓亚萍,身高仅1.50米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 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 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后来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以这些优秀运动员的实例来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得学生能够及时地学习体育伟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此外,在教师方面同样需要注重教师在德育方面的教育能力,身为教师,就需要做到以身作则,需要自身先培养起高尚的体育精神和品格,为学生树立起榜样作用,教师在对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就需要注重教师在体育方面的精神培养,对学生实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实现德育教育能够深入的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当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注重体育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同样需要重视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此项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努力,为实现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彭智勇.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32):162-163.
[2]孙寅超,张妍.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再思考[J]. 才智,2019(09):161.
[3]韦亮亮. 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J]. 品牌(下半月),2018(0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