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鞠艳
[导读] 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为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夯实学生的生物认知能力,教师应该精准全面的把握生物学科的特征,科学全面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鞠艳
        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高级中学,新疆  阿勒泰  836600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为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夯实学生的生物认知能力,教师应该精准全面的把握生物学科的特征,科学全面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培养的阶段迈进。这样的教育趋势,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就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而言,生物核心素养在其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在高中教育教学实践中,生物学科是非常核心的内容。为切实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也为了更好的优化学生的生物认知能力,教师应该结合生物学科的特征,积极采用高效化的培养策略,最大程度的夯实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所包含着的内容是非常全面的,它是一种促进学生成长以及发展的关键动力,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以及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具备较高的素养,以此来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更进一步的保障自身的成长质量。生物学科作为高中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它所包含着的核心素养内容也是较为丰富的。第一,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准全面的挖掘相适宜的内容,科学全面的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积极培育学生的生命观念。可以说,生命观念是学生的基础观念,新陈代谢、自我复制、自我优化等等都是生命观念中的元素。依托于高效化的高中生物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生命认知,促使他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积极完善自我,更好的促进自己的发展。第二,科学思维。在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指引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高中生物中蕴含着丰富的探究内容,也包含着多元化的科学知识。为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生物素养,应该依托于核心素养的要求,积极有效的培育他们的科学思维。可以说,只有具备科学的理性思维,他们才能够自主投身于生物探究过程中,也才能够更好的利用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生物现象等来开展更好的认知。第三,社会责任。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推动力量,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还应该科学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物学科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性是非常密切的,学生学习应用生物知识的主要出发点就在于应用。通过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培育,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等高效整合起来,形成完善化的知识体系,更好的为社会的进步等做出自己的努力。同时,对于学生而言,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还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健康观、生态环境观、和谐发展观等。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依托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应该精准有效的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全面的依托于生物学科的特征,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以及认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采用高效化的培养策略,最大程度夯实课堂教学成效,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生物认知水平。
        (一)积极变革教学方式,培育尊重生命的素养
        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为切实有效的培育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教师应该结合生物教学的学科特征,行之有效的变革以及创新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夯实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体系中,教师更多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模式,并不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往往采用相对简单化的教学方式,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物教学质量,更不利于优化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基于此,在核心素养的科学导引下,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积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

比如在“细胞生命历程”的教学实践中,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可以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将这方面的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认知,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在实践认知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以及观念。如教师通过多媒体来形象展示细胞分化、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生命,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更好的发展自我。
        (二)创设科学问题情境,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才是关键性的学习主体。为进一步提升以及优化他们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结合生物科学的特征,行之有效的创设科学的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探究以及思辨的过程中,科学全面的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的认知生物知识。可以说,在生物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若它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那就容易产生危害人类健康、危害社会的问题。但若被人们正确科学的应用,则能够有效的造福社会。在这样的探讨以及论证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导他们正确的认知生物知识。当然,为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考,也为了更好的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比如在“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关于崔永元的转基因之争”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转基因技术的优劣势等。
        (三)创设实验探究情境,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为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为了切实夯实高中生物教学成效,教师还可以采用实验教学法。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实验内容,同时高中生物与学生的生活实践也具备紧密的关联性。为此,教师可以立足于课程内容,行之有效的创设实验情境,鼓励以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实验、探究实验,更好的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可代替品来开展生物实验,认真观察实验过程,详细记录实验现象,以此来整体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评价与思考
        为更好的践行核心素养的要求,也为了提升高中生物的整体教学实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高效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全面的保障评价内容的多元性以及丰富性,进一步夯实评价工作的整体成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保障评价的丰富性,具体包括教育目的、教师素养、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等。依托于这些内容来实施精准化、全面化、规范化的教学评价,更好的提升教学成效。同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变革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不断创新以及优化教学方法,要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依托于丰富的生物实验以及探索实验等,最大程度夯实学生的生物素养。教师在给予学生进行评价时,有必要采用正向引导的方式,积极给予学生以鼓励。
        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为进一步践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夯实学生的生物素养以及认知能力,教师应该精准全面的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行之有效的变革以及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将学生摆在中心位置,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红成.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6,(08).
        [2]杨新,张君.谈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15).
        [3]梁亮亮.聚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科学探究的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17,(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