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李敏利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效果都与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有关。
        李敏利
        靖边县第三中学 陕西省 718500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效果都与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有关。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是当前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发生冲突,在高二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前完成三本必修的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打击,学习主动性不高。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是一线教师共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策略
1、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现状
1.1高中生心里特点
        高中阶段作为人生中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处于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初中增强,由幻想期进入预备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切身利益的需求,选择具体职业和层次,并对毕业前夕的学习动机、态度、行为和学习水平产生影响。因此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出发,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同时也需要主动学习。
1.2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过程。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命科学与社会的发展,
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我校高
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
2.1教学观念的更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营造符合中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氛围。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设置一些迎合学生好奇心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主动学的习惯
        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避免了盲目性,在学习中就能合理安排,有时间质疑和思考。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时,切记“一刀切”,要在仔细分析学生基础后,科学引导,制定符合自己的实际目标,进一步根据目标制定计划。
        由于在初中学习过程中,生物学科为非考试科目,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重视。学生刚步入高中后,从心态上没有足够高中生物的学习,所以在学习时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不好,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对高中生物学习的习惯。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养成良好的学习生物的习惯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事先要根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

教师应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上课积极参与。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充分抓住课堂,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3.课后及时复习。在记忆过程中发生遗忘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记忆的保存量在学习后随间隔时间的增加为减少,七减少的速度呈“先快后慢”的特点[2]。高一的生物每周是安排两课时,学习和复习的时间间隔长,再加上学生每天学习的科目都很多,知识点忘记的就快。最好当天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并在一段时间后进行整理性复习,不然很容易遗忘。
2.3列举生活实例,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师生互动、思维碰撞的场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参差的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环节。让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稍差一点的学生都有话可说,不管学生说的对与错,教师都应该适时地鼓励。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多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体验来理解。
        生物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可以说:“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通过列举学生生活环境中的实例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4创设各式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目前生物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导课环节体现的较为明显。导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能够通过特定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第二、趣味性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复习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前后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第四、开门见山式导课直奔主题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与任务。第五、问题式导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所以,在每一节课前设置一个适合的导课,或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引人入胜的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2.5巧用多媒,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学媒体指的是用于教学活动的声音、图像和实物的介质与工具。通过多媒体的应用,使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些微观和抽象的现象,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细胞工程等变得直观明了。利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画、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变得形象化,从而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教学中来。
    学习是以个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的过程。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积极思考,总结教学经验,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生物学科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做课堂的“主体”,做知识的主动获取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3
[2] 李小平. 基础心理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