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高效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林建航
[导读] 生物学科是自然学科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发展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重要意义。
        林建航
        福建仙游现代中学  福建仙游  351200
        摘要:生物学科是自然学科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发展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观念,对于优化学校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在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指引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必然。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当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也要借助生物相关的研究,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再有教师也需要将生命科学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身以及生活的地球之外,还要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构建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综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原则
        在这个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变得与以前不同,不仅需要人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人才有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适应和学习能力,对于人才的个人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人才的需求对应到教学当中就是需要学生具备更优秀的核心素养。因此现阶段的学校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在教学活动当中,需要教师能够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的,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更好地保障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亦是如此,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挖掘课本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其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明确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必备的生物学科技能。再有,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的参与度。这些就是构建初中高效教学的一些原则,其内核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度一致,教师要通过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彻到生物教学当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二、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生命观念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首先要重视对于学生生命观念和态度的引导和构建,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思维,通过具体知识的教学启发学生进行生物知识以及生命奥秘的探究。教师在组织课堂内容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科学素材,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周围的学习资源进行生命现象的探索,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具体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教师要深入探究课本的知识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好地发挥生物学科教学对于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影响功效。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一些能够在网络上搜集到的环境研究文章或者最前沿的发展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也能够放眼整个“生物圈”结合当下的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再如教学《生命的繁衍和发展》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入手进行生物层面的分析,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感受生命的概念和存在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生物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教师以及以此为基础,强化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构建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强化课堂的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生物学视野
        
        
        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物知识学习解决实际当中问题,用生物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进行感悟和体验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生物教师应该强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从而拓展学生的生物学视野,强化对于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学。生物学科就是研究生命现象以及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这种学科的性质本身就决定了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同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练习。教师应该结合课本教学内容找到合适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结合点,通过利用实验教学、社会调查、野外实地考查、资料分析等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进行生物知识的实践运用,引导学生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生物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是有着非常高的使用价值,是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例如在教学人体激素与成长相关知识的时候,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教学也是一个小重点,主要是人体的一些正常指标的认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一些人的糖尿病检测报告隐去诊断信息让学生通过检测数据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判断被检测的人的血糖含量高低,是否已经发展成为糖尿病等等。利用生活中学生能够见到或者接触到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实践,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于激素与人体成长和健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三、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教学方法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课堂教学效率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教师在构建高效生物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笔者认为比较需要注重的几点如下:
        1.重视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学生能够在上课之前进行一定程度的自学也是进行预习,当学生再听课的时候,就会极大降低理解的难度,更容易掌握教师教学的知识。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进行查漏补缺,因为生物学科的教学有着比较强的综合性,新的知识教学往往是基于学生对之前知识的掌握基础上的,预习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旧知识的漏洞,及时进行弥补,避免在课堂上听不懂或者进行知识点的翻找影响听课的效果。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及时教学活动的效率提升,对于构造初中生物教学高效性大有裨益。
        2.善用问题引导
        问题引导是教师在教学当中使用做多也是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能够灵活利用这一教学艺术,利用问题引导起到更好地教学效果。问题引导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教师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展现,还能够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强化学生自信心
        合理的教学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非常积极的帮助。很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低或者有时候听不懂,并不是因为没有认真学习,有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缺乏信心,对于自身的看法和见解不敢肯定,产生犹豫,进而形成一定程度的畏难心里,影响知识的学习和内化。教师可以通过针对学生的有效评价,依据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以及知识需要掌握的程度,肯定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学习当中。
        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初中生物高效教学对于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将核心素养的观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当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以及知识的实践,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月君.探究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95-96.
        [2]令剑.基于高效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1(0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