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景观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姜 明
[导读] 随着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校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和人才培养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
        姜明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  要:随着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校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和人才培养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如何有效地提升景观规划设计教学的数字化水平,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精细化,是高校景观规划设计人才培养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当前景观规划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尝试探索数字技术背景下景观规划设计教学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数字技术;景观规划设计;教学模式;优化;创新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和深化,景观规划设计逐渐呈现出产业化、数字化、精细化发展的新趋势,景观规划设计逐渐从粗放、感性、孤立的要求向精准、客观、共享的角度发展,这对景观规划设计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提出了新目标。从目前高校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学情况来看,在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载体等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不断探索数字技术背景下景观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新途径,提升景观规划设计数字教学平台建设和数字技术环境构建,可以为景观规划设计教学赋予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和前景,更好地提升景观规划设计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一、当前景观规划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探索不足
        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很多高校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教学方面,更多注重强化对学生进行景观学、园林学、规划学、地理学等方面知识的教授,而对如何将数字技术更好地融入景观规划设计教学过程之中,有效发挥数字技术的虚拟性、直观性、具象性、便捷性等特点,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方面,探索和认知的还稍显不足,此外,一些教师也缺乏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日常教学的能力,导致景观规划设计教学的理念还是十分保守和滞后。
        2.数字化技术与景观规划设计教学融合度不高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高校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学中也融入了一些数字化技术教学元素,比如,虚拟规划设计资源库建设、数字设计软件的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发应用等等,但是需要看到的是,虽然数字技术在高校景观规划设计教学中有了一定的探索和实施,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数字化技术仍然停留在了辅助工具的层面,而没有与教学有机融合,影响了数字化技术优势和特点的进一步释放,无法实现叠加优势的体现。
        3.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滞后
        目前,在一些高校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学中,大多应用了数字化教学平台,通过对设计理念、设计资源、呈现方式、参数指标等多种元素实施数字化的呈现,较大地提升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大大降低了景观规划设计教学的难度。但是在目前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研发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数字化教学大多呈现出碎片化和零散性特点,数据和参数的直观性、共享性不足,信息管理相对比较封闭,无法将课堂教学与数字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缺乏数字化教学必备的硬件支撑等等,这些问题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完善和提升,对日常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数字技术环对景观规划设计带来的新优势
        在数字技术环境下,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升,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从传统的相关学科知识的丰富融合运用逐步向数据化、微观化、空间化、协同性等方面发展,给景观规划设计增加许多便捷和优势,这也要求景观规划设计教学要随时进行调整和革新。


        1.景观规划设计的精准性进一步提升
        实施景观规划设计时,不仅仅要拘泥于景观形态、景观融合性、整体性等方面,更要从生态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去实施,因此,在实施景观规划设计时,要提前做好生态自然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适应性,这就要求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能够熟练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的能力。
        2.景观规划设计的呈现进一步数字化
        实施景观规划设计时,要综合自然、生态、景观、地域等多种因素,而设计效果和规划效果能否达到预期,不仅仅受到设计理念、设计构造、设计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对设计规划方案的数字化呈现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下,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呈现更加真实、直观,并可以实施动态模拟运行等,可以使规划设计方案呈现的更加形象具体。而且在后期的修改和完善过程中,依托数字化技术,修改完善过程也会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可以有效地提升设计完善速度和质量,这对学生对数字化技术的熟悉和掌握提出了新要求。
        3.景观规划设计的评估体系进一步优化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完成后,要从生态、环保、地质、水资源、空气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保证景观规划设计符合各方面的需求,保证景观规划设计的结果最优。而依托数字化技术条件,可以对景观设计方案的整体效果、设计理念、数据参数、设计重点进行全景的展示和演示,可以让设计方案后期的评价验收变得更加直观便捷,使景观规划设计的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这要求学生们要树立整体意识和整体设计理念。
        三、数字技术背景下景观规划设计教学模式优化措施
        1.不断强化景观规划设计教学体系改革
        一要强化对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优化革新,要立足数字技术的新优势和新特点和未来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的新趋势,对现有的理论课程、设计课程等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不断提升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不断体现数字化技术和理念的新要求。二要强化对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调整,要立足数字技术对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的新要求,强化对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深入调整,从注重学生的理论性教学向综合素养培养的方向转变,逐渐建立起科学严谨的景观规划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2.不断强化对现有教学平台的数字化升级
        一要强化景观资源数据库建设,通过资源共享、数据互通、资源链接等方式,进一步发掘和开发景观、生态、自然、环保等各方面的数字化资源,努力为学生进行自主规划设计提供数字资源支撑。要提升数据库的共享性和便捷性,通过院系合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努力让数据资源库的建设更加的完备、丰富、便捷。二要强化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要依托数字化技术,立足教学内容和实践要求,充分考虑学习的实际需求,通过“浸入式”数字技术的高效应用,不断优化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模块与功能,努力建设全程可控且交互反馈的景观规划设计教学辅助平台。
        3.不断强化对教学模式革新和重构
        一方面,可以引入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将学生们进行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给学生们布置不同的课题项目,引导学生们通过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展示、数字化调整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施数字化规划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化技术特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规划设计方案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完善意见,设置规划设计难点,让学生们独立去完成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完善,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和熟悉。
        参考文献:
        [1]    刘敏楠; 郭春华; 谭祎; 刘小冬.乡村振兴背景下园林专业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探讨[J]绿色科技.?2020,(19).
        [2]李林; 邓荣艳.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J]    高教学刊.2020,(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