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 面对“吵架 ”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王芙蓉
[导读] 某日中午,接到一女学生王某家长电话
        王芙蓉
        济南市玉函小学   250002
        教育案例:
        事件一:
        某日中午,接到一女学生王某家长电话,问我:“王老师,我的孩子见到我就哭,说张某打她,这孩子也太坏了,他家长怎么管教的。”家长的话让我一头雾水,仔细询问才知道第四节体育课时两个学生之间发生了一点小事件,张某动手打了王某。两个学生都没有将事情告诉我,所以我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我告诉家长,下午学生到校后,我会将事情进行调查,先请家长不要生气。
        下午到校后,我立即将两名学生单独叫到我的办公室,仔细询问,才知道在女孩没有招惹男孩的情况下,确实因为小男孩调皮,动手打了一下,但是只是闹着玩,不是真打架。女孩本身娇气,在家长面前将事情夸大,所以让家长大动肝火。
        在我刚想给王某家长打电话说明事情真相的时候,张某的家长到校找我,说中午时间因为自己有事,派邻居来接孩子,没想到被王某家长拦住了。王某家长把邻居当成了张某的妈妈,上去就抓住了人家的胳膊,质问人家怎么管教的孩子,这孩子就是欠揍之类的话语。王某家长的举动惊吓到了邻居,回家赶紧将事情告诉了张某家长,让张某家长跟人家道歉。
        事件二:
        上午第一节上语文课,在我刚让学生摆正读书姿势读书的时候,忽然看到学生杨某给旁边邻桌的赵某扔了一张小纸条,纸条掉在了我的前方,吓坏了学生杨某,眼睛里马上流出了眼泪。我并没有发火,而是将纸条捡起来,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赵某,我生你的气了,我发誓我要和你绝交,我们不再是朋友了。”看到纸条的内容,我立即决定不讲课了,正好是一次好的班会内容。便心平气和的走到杨某身边,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和好朋友绝交呢?原来两个小伙伴在小饭桌玩游戏时因为不公平,赵某动手打了杨某一下。赵某也证实杨某没说谎,告诉我“我只轻轻的打了一下。”嗨,就这点小事,我乐了。我给学生们讲起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之间因为闹别扭互不搭理最后和好的往事,我的讲述应该是学生明白了什么,到了第二节再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发现杨某和赵某是手拉手乐呵呵的走进教室的,我问她俩和好了吗?她俩羞涩的点头,我冲她俩一伸大拇指,大拇指代表了我的全部语言。
??案例分析:
        以上两种事件都是发生在本班,从事件二中我们就能看出,孩子之间没有什么真正的深仇大恨,他们之间所谓的我不理你、绝交、再也不跟他玩了等等的话都是孩子在气头上说的话,今天不理,经过一夜的调整,第二天这些话全被孩子抛在了脑后,依然能在操场上看到他们在一起游戏的影子。
        但是事件一却截然相反,虽然事情解决了,却给一方的家长留下了阴影。每天告诫孩子远离王某,不要碰王某之类的话。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依然还是好朋友,还是在一起玩,全然忘记了家长的警告。作为家长,却一直提心吊胆,担心儿子再招惹是非。
        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同时也作为一名母亲,能深切体会到家长爱子心切的心情,孩子生病难受,家长更难受,恨不能代替孩子生病。孩子在外面受欺负,家长心疼,恨不能用拳头向自己的孩子来证明,家长有多在意孩子。可是,有的事情能代替,有的就不能代替。家长如果一切都包揽,那你的孩子自己还能做点什么?所以特别想给家长们真诚说一句:孩子吵架,家长千万别插手。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一个国外的家长处理孩子和小朋友之间的一个案例。
        麦克先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叫马克,马克有一辆非常漂亮的自行车,社区里的小朋友都非常羡慕他,总是希望能借他的漂亮自行车骑一骑。

可是马克非常爱惜这辆车,不舍得借给小朋友们骑。因此,每当马克玩自行车的时候,他都是独自玩,因为他怕小朋友们缠着他借车。久而久之,社区里的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一块玩了,大家也不和他交换玩具了。
        过了一阵,马克对自行车的新鲜劲过去了,他开始想念和小朋友们一起疯玩的感觉,他甚至愿意把自行车借给大家骑。可是,孩子们似乎也记仇,大家都不再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马克没有办法,只好跑回家跟麦克先生说:小朋友都不和我玩了,爸爸能帮我去跟小朋友们说一声吗?我愿意把自行车借给大家骑,我也想玩杰弗瑞的小火车,想和大家一起捉迷藏。
        麦克先生听了之后立即拒绝了他的要求,说:马克,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自己犯下的错,要自己去承担,要自己去解决问题。你可以自己去和小朋友们商量,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大家会原谅你的。
        
        结果,马克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灰溜溜地跑到小朋友当中去,给大家道歉,请大家重新接纳他。后来,小孩子们又玩成一伙了。你骑我的自行车,我玩你的小火车。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就很不一样。孩子在外面被排斥,或者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中国父母第一个反应就是:谁敢欺负我们家孩子,我们找他算账!或者在学校里谁欺负你,你就告诉老师!
        家长们哪,你们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你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你的孩子。一二年级的孩子正是模仿力强、可塑性强的年龄段,他们对于身边出现的人和事之间的是是非非,还没有判断能力,所以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他们。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看出身后的家庭教育如何。所以,家长们哪,孩子的心灵就如一块空地,你们种植什么,他们就收获什么。叶澜教授说:“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心灵的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为了你们的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为了能够给他们灌输健全的人格,为了能够教给孩子心中有爱,为了能够让他们做事知道换位思考,为了......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处理事情的举动。不要计较小事,不要因为孩子之间的一些矛盾而让家长间产生不快,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
        有句话说:上帝安排让你当老师,是为了让你跟孩子一起再成长。这句话还可以换位思考:上帝安排让你当家长,也是为了让你和孩子一起再成长。那么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给孩子灌输了多少正确的思想?你给孩子树立了哪些正确的榜样?你教给孩子做事如何换位思考了吗?教给他们怎样正确处理小伙伴之间的事情了吗?
        家长们哪,请你们一定要相信老师。相信老师一定会处理好学生在校园中的小事件,老师不会偏袒任何一个孩子。老师爱每一个学生,我会让学生在我这体会到父母般的疼爱,但是绝不会得到父母般的溺爱。疼爱跟溺爱有着天壤之别。
        家长们哪,请你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孩子之间的争吵往往只是因为很小的事情,而且他们会在争吵完迅速忘记,又开开心心得一块玩耍,因此家长不必看到自己孩子受欺负了就过度紧张,有的时候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未尝不是件很好的事情。或者与孩子一起分析事情原因与解决办法,锻炼了孩子的分析事情的能力。而如果父母过多的参与,不仅不会真正解决问题,还会将问题尖锐化,造成孩子不必要的困扰。孩子们只有在处理自己的事情中,不断成长,不断学到社交知识,不断学到做人的道理。
        啰啰嗦嗦了许多,不管怎样,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我教出来的孩子都是有爱心的孩子,都能够做事为他人考虑,学习固然重要,可品德更是重中之重,你们说呢?
        吵架,也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童趣。
        为了孩子们更好的未来,请家长们一定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一个家长应有的榜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