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无限的田园种植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徐 琴
[导读] 蒙特梭利博士说:“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
        徐琴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街道大众幼儿园  
        [摘要]蒙特梭利博士说:“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而田园种植可以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萌发,并彰显生命力,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探索能力  田园种植  自然
        虽然我们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园,但我园的孩子对种植还是很陌生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在田野里弄脏,更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吃苦。为此,我园开展的田园种植给孩子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而且还帮他们弥补了这方面的知识。
一、田园种植,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纲要》中提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环境能更直接地为他们的自主探索提供支持。自然界的很多原始的资源本身就充当了很好的探索材料。田园种植是真实自然的,生机勃勃,变化万千。在种植的过程中不仅有植物,还有与其共生的蚯蚓、蝴蝶、蜗牛之类的小动物,以及土壤、石块、水之类的环境物质。更蕴含着各种奇妙的科学现象。种植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通过亲自播种、亲眼观察记录,亲身体验收获,从中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萌发自主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发现和自主探究的快乐。
二、田园种植,促进幼儿园的科学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表明,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种植园地是以小见大,让幼儿身体力行的最佳场所。种植园地里的各种生物都自然地向孩子们展示了具体形象的生命内容,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科学材料。幼儿通过长期观察、操作,可以感知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与生长过程,见识自然的丰富与多元,感受生长的喜悦与收获的快乐等等。种植活动的开展给了孩子更多的信任、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多的可选择的环境。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他们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敢想敢说,富有想象力,对新奇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
三、田园种植活动对幼儿的意义
        田园种植能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给幼儿带来收获的快乐。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环境能更直接的为自主探索提供支持,种植是真实自然的,生机勃勃,变化万千。从而萌发自主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发现和自主探究的快乐。植物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幼儿观察、照顾、纪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这些活动中,蕴涵许多发展机会,可让幼儿发展各种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体验成功的情感。先从提高幼儿的观察兴趣入手,在引导下,逐步提高幼儿观察事物的自觉性。放手让孩子独立去思考与发现,并创造机会让在与同伴共同探讨或争论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通过亲自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快乐。


四、田园种植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田园种植区别于课堂知识学习等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跳出了理论的桎梏,引导幼儿的实践。不可否认的是,幼儿的智慧很大程度上在于实践,幼儿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动手,动手能力得到增强,也会促进其脑部发育,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如果教师只是进行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幼儿也会有认知上的成长,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想要让幼儿获得更高程度的认知,就有必要让其亲自动手去体验,并且实践获得的认知要比理论传授的更加深刻。实验表明,在幼儿时期经常参加种植的孩子,对动手操作活动会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对相关活动的学习期更短,并且在活动中更有自信,能够真正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这与种植对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
        2.引导幼儿贴近自然、热爱自然
        爱默生曾说:“培养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在自然中成长。”种植无疑为幼儿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多数幼儿在这一阶段已经开始接触电子产品,并且对其产生了依赖。而在缺少父母引导的情况下,部分幼儿会陷入某些手机游戏中,很少进行户外锻炼,这对正处于快速发育期的幼儿有着诸多不利。拉近生活与自然之间的距离,重建幼儿与自然的联结,让幼儿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习,成为幼儿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教师要让幼儿走进自然,体验种植过程,观察植物生长等。幼儿动手自己种植,从播种开始,经历萌芽、育苗、生长、成熟、收获的完整过程,让幼儿真正体验自然种植的乐趣,打开认识自然、接触自然、热爱自然的窗户。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开始,是幼儿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直觉过程。观察可以分为对动态事物的观看和对静态事物的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较多的模仿行为,这些行为都是通过对动态事物观察后实现的。而幼儿通过对静态事物的观察,可以初步培养自己的审美认知。但是,由于幼儿的认知程度较低,无法分辨正确的与错误的行为。也就是说,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不强,有意性较差,观察缺乏独立性,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表面,而忽视事物的本质。因此,培养幼儿认真、集中观察事物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种植是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有效途径,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教师的行为进行种植模仿,而且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记录,动态与静态观察相结合,可以充分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尤其是让幼儿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一方面能够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感受生命的奇妙,从而有效激发幼儿探索外界事物的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也逐步受到重视,科学的幼儿教育模式与措施正在不断应用于实践之中。对于正处在探索阶段的幼儿来说,种植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发展上,都对幼儿的成熟与性格的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幼儿教育中的种植应当得到更加广泛的提倡与推广,幼儿教育改革应当更具有科学性,更加注重对幼儿多方面的培养与开发。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张斌.小小园丁——幼儿园种植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张贵新.对教师专业化的理念、现实与未来的探讨.外国教育研究,2002,2
[3]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